走出機場,接機的是諾貝爾教授。
教授回來法國好些天了,之前在電話里問了陳星三次什么時候回來,陳星說了時間和航班以后他就說要來接機。最開始陳星還以為是開玩笑呢,沒想到真來了。
陳星也不和他客氣,半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在一起生活,關系已經很好了。
他現在的朋友可不止同齡人,很多比他小的,或者年齡比他大很多的人都能聊得上來。陳星和他一起往停車場走,問道“教授,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嗎為什么不在電話里面說呢”
“見面聊天顯得比較正式嘛,哈哈。”他笑了兩聲,先讓陳星上車,“你現在著急嗎,如果不急的話可以把東西都帶著,我們現在去火車站,我要帶你去一個地方。”
“啊”
陳星不是很明白他什么意思。
應該不是工作上和學校里面的事情吧,諾貝爾教授對他一直很好,但一旦遇到正事的時候也不會賣關子。
現在這樣更像是朋友之間的對話。
要坐火車,那得去哪里
“暫時不著急,但我從后天開始,每天都要去給別人拍照片啊。”
諾貝爾教授微笑的表情迅速收斂,甚至皺著眉很嚴厲的說道“商業攝影你怎么又做這個了商業攝影對你的技術不會有半點提升,你應該多拍一些風景,多走一地方。”
陳星對他說的話大概認同。
但也只是大概。
因為陳星來拍商業攝影不是為了提升技術,而是為了錢啊。
但他也不好意思懟諾貝爾教授,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教授教導的是,以后我一定少拍一點商業攝影,多出去旅游。”
“恩,出去旅游是對的,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出去旅游,我在冰島拍攝的一組攝影作品當時一年就賣出去了60萬歐元,到現在每年都還上萬歐元的版權費用,這不比你出賣自己的技術,拍一兩千的寫真賺錢”
陳星覺得壓力有點大,沉默著點點頭。
教授主要還是覺得恨鐵不成鋼,內心還是很關心陳星的,見氣氛有些冷,他就說道“你留在非洲拍紀錄片我就很高興,這個紀錄片你做出來了嗎”
“還沒有。”陳星說,“我昨天粗剪過了,這段時間稍微弄一弄,成品大概有一小時的樣子。”
“恩,你剪輯的水平也很厲害,可以省下來不少錢,還有配音,聽說你要自己配音”
“他們都說我聲音不錯,所以我想自己試試。”
陳星現在精通三種語言,巴黎地區的法語,美式英語,以及普通話。
這三種都是系統給的專業級完整技能,配音絕對沒問題。
教授點了下頭,想說什么,但想到陳星也沒什么錢最后還是放棄了。自己試試也好,至少陳星的法語說得不錯,如果達不到紀錄片配音的效果,他自己出錢也要幫陳星弄好他的首個紀錄片。
他先發動車,對陳星說
“我們直接去阿爾勒,你的作品很有可能獲獎,但需要你和一些人競爭。這也怪我,如果不讓你和我一起去非洲,你拿一個新人大獎應該沒有懸念。”
別看只是個新人大獎,但阿爾勒攝影節的新人大獎含金量極高,畢竟每年都只選出一位攝影師,這二十年來也只有二十人。
早一點拿到新人獎的,這時候早就名聲在外了。
陳星驚喜的說“我真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