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朋友是組委會的,前段時間他告訴我,你的作品分數在評委,以及觀眾那邊都很高,但由于你本人沒在,就沒人會主動的幫你宣傳作品,現在你的觀眾打分已經快要被其他人超過去了。”
“那我約好的拍攝呢”
“推了”諾貝爾教授斬釘截鐵的說。
“這不好吧”
“你和他們簽了合同沒有”
“沒有,只是口頭上確定下來了,我和香奈兒合作很多次了,直接拒絕我覺得不太好。”
他們商量的不止是這一次的日常拍攝,甚至還有之后的秋冬大秀拍攝,陳星作為這幾年里唯一他們邀請過去的新人攝影師,完成拍攝以后他的商業攝影價格還會漲上一節。
“那你可以讓他們來阿爾勒拍攝嘛。”諾貝爾教授說道,“至少現在看來阿爾勒攝影節新人大獎才是最重要的,你以后或許會拿到很多次攝影節大獎,但新人大獎也只能有這一次,如果錯過了你不遺憾嗎”
“確實”
“那就讓他們過來吧,你甚至可以給他們免費拍攝,方便你拿到新人大獎以后的漲價。”
“”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們華夏人就是這樣,我之前認識一個華夏的攝影師也是,有好的機會也不去抓住,到了現在也只能在亞洲的圈子里面混,難以出頭。”
“您還認識其他的亞洲攝影師”
“你說的什么話”
諾貝爾教授覺得自己是不是對陳星太仁慈了,導致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他好歹也是國際上知名的攝影師,頂級的紀錄片導演啊,認識一些華夏攝影師難道不正常
他偶爾還會被邀請到華夏去做演講呢。
于是,這一路上他都在給陳星普及自己以前的經歷,什么少年成名,家里人很支持,然后到人中年去做紀錄片導演,又拿了什么什么獎項,有什么國際上都很有名氣的作品和紀錄片都是他拍的。
馬上到車站了,陳星問了一個他一直都很好奇的問題。
“教授,聽說你以前是億萬富翁”
“這都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我父親的公司被我賣出去以后到是有十來個億,但我自己不善于經營,所以家產也縮水很快,目前還剩下一些都交給基金了。”
諾貝爾教授說的時候語氣很平靜,似乎并沒有覺得這段經歷難以啟齒。
“所以不是拍紀錄片虧的”
“”
他扭頭看了陳星很久,嚇得陳星連忙喊道“看路看路前面有車”
“我知道看路,但你不覺得紀錄片是可以流傳下去的一種藝術品嗎你每年看的電影很多,但你看過多少紀錄片是不是也只有少數的幾部紀錄片”
“對。”
“所以,我花點錢拍攝紀錄片,給后代留下一些這個時代的印記,這難道不應該嗎”
啊
所以真是拍紀錄片虧的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