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里面是打出來的燈光,不然單單一個蠟燭可照不到這么亮。
這時候二樓的一扇窗被推開,一個穿著漢服的女孩好奇的朝著外面探望。
氛圍感真好。
在蘇州古鎮游玩的時候特別容易見到這樣穿著漢服的游客,很多當地的漢服店,甚至酒店都有出租漢服的業務。
住在蘇州的人如果要當攝影師,那技術不得嗖嗖的漲
那叫什么來著
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推開門走進去,右邊是收銀臺,前面是大廳,里面擺著木制座椅,許多游客都在這里喝茶聽曲。最前面就是一張小舞臺了,整體和陳星在烏鎮看到的舞臺差不多,只是有了一個很漂亮的評新社布簾。
演唱的人正好是周伯俊和陸師安兩人。
他們兩個應該是搭檔,周伯俊彈著三弦,陸師安彈琵琶。
陸姐的名字一聽就知道很有文化,不像陳星取了個單名星。聽說是他的爺爺在他出生的時候夜觀天象,說那夜的星空特別明亮,就取名陳星了。
不過也好,總比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好。
陳星點了一杯茶坐下,陸姐看到陳星了,微笑著點了一下頭。
他們唱的是一曲聲聲慢。
這首歌在江南的古鎮里面很常見,不管是西塘,烏鎮,還是周莊,陳星在很多茶館的外面都聽到里面在唱這首歌。
唱這首歌主要是女聲唱,周伯俊的手不斷彈著三弦伴奏,眼光也看到陳星了,于是和陸姐一樣也做了個微笑點頭的動作。讓很多游客都回過頭看陳星。
然后是一曲天涯歌女。
哇這首歌
他媽媽很喜歡鄧麗君,所以陳星聽過很多次鄧麗君的版本,剛才聽到報幕的時候還覺得自己應該有抵抗能力。但沒想到吳語版一唱出來就讓陳星淪陷了。
可能是自己能聽懂吳語,陸姐唱得也很有故事感的原因,特別是陸姐唱到覓呀覓知音那一段,知音的那一個轉音的時候,陳星的耳朵都是酥的。
蘇州評彈,還真就是一個好聽不火。
在陳星的印象當中,好像也沒有在任何媒體上見到過評彈的宣傳,也太低調了,關鍵是同樣是一種精彩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們得到的關注卻遠遠小于京劇。
國內有這么多藝術表現形式,為什么春晚就不考慮考慮除了京劇以外的呢
算了,他們家好幾年沒看過春晚了,管節目組請誰呢。
陳星認真聽演唱。
除了一些現代的歌曲以及蘇州當地的小調之外,臺上兩人還表演了一些傳統段子。唱這些傳統段子的時候好多游客就聽不懂了,只能感受調子和音樂。
不過陳星得到的快樂卻是不打折扣的。
在茶館里面聽可比在烏鎮的酒店里面聽過癮多了,就連時間都長得多。
過了一會兒,有兩個其他的評彈演員過來換他們,陳星這才和周伯俊他們見面。陳星總覺得他們兩個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不由低頭看了看自己的穿著。
然后抬頭問道“怎么了我們才幾天沒見,陸姐不認識我了”
“我們是沒想到你居然這么厲害。”
“他們瞎吹的。”
陳星抬了一下相機問道“那我可以給你們拍一拍照嗎”
“當然可以。”陸師安點頭說道,然后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說道“免費的嗎”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