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攝影協會也開了個小會討論要不要重新去邀請陳星,他們這雖然只是個民間協會,但怎么說也是一個全國性質的。要是有協會會員得到阿爾勒攝影節的獎項,那他們說出去臉上有光啊。
兩個地方有幾個小時的時差,到了晚上,華夏的攝影圈子逐漸安靜了下來。
陳星這邊卻是剛到夜里。
組委會包了附近最大的一家酒店,宴會布置得很時尚,陳星也難得的穿起了西裝,坐在最靠近舞臺的其中一張桌子上。
他左邊坐著諾貝爾教授,教授今天收到消息后直接從巴黎趕過來。陳星下午去接到他的時候是很感動的,有這么一個老師真的是學生的福氣。
但一來到這場宴會,他就帶著陳星到處去和他的老朋友炫耀。
這讓陳星想到了自己確定轉學法國后,他老媽的樣子。
自己的文章登上了雜志他們都沒那么興奮,自己換了一所學校讀書,好家伙,一天的時間整個小區都知道了。他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別人還很熱情的打招呼說“海龜海龜”什么的。
當時陳星就覺得很臊。
不過這個地方好一點,諾貝爾老師的朋友也都是業界的大拿,不是某著名的導演就是享譽國際的大攝影師,一路炫耀的過程中,陳星也拿到了他們的聯系方式。
右邊坐著的,是今年的大獎得主,是個意大利人。
和諾貝爾老師認識。
同桌還有這次攝影節的公眾獎得主,也很年輕,剛才和陳星互相加了,這個軟件算是歐洲最主流的聊天軟件之一,和手機卡是綁定了的,互相留了手機號就是加好友,和短信沒什么區別。
感覺就是短信
國內的社交軟件雖然有很多的缺點,但在便利上是遠遠超過國外的。
這次攝影節的策展人先上舞臺說道“我們的攝影節也創辦了五十年了,這五十年來,我們邀請了無數熱愛攝影藝術的人來到這里,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探索阿爾勒的大街小巷。”
然后又說了一些攝影節創辦的歷史故事。
估計這都是每年要說的,但陳星由于是第一次聽,也還覺得有趣。
阿爾勒以前是畫家的圣地,梵高嘛,只要對這個畫家有研究,那就必須要提到阿爾勒這個城市。但有三個年輕人,卻把阿爾勒分成了兩個部分。
春秋冬,和夏天。
每年從7月4號到9月25,這段時間阿爾勒都是屬于攝影師的。其他時間屬于畫家們,以及梵高的粉絲。
這三個年輕人,一個是攝影師,一個是歷史學家,一個是作家。
所以,在這晚上,除了攝影師的獎項以外,還單獨有歷史和書籍的獎,用來表彰歷史和理論方面的出版物,每年評選出一位獲獎者,有8000歐元的獎金。
獎金就不用看了,陳星也看不上這個獎金,但這是名譽啊。
藝術家的名聲就是錢。
“我們每年的攝影節都在嘗試給觀眾們帶來驚喜,今年我們發現了兩個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其中一個就是來自華夏的陳星,他獲得了今年的新人獎,同時,他在最受歡迎獎差點追趕上我們的赫爾曼先生。”
“他們的作品,一個讓我覺得回到了華夏最鼎盛的時代,那個馬可波羅筆中遍地黃金牛奶的國度,一個讓我感覺到了科技的發展,你們是今年攝影節最大的驚喜,恭喜你們。”
陳星先上臺拿獎,他和同桌的幾個前輩們擁抱了一下,再和剛認識的赫爾曼互相捶了捶后背。
幾個月辛苦,家都沒回去住幾天。
真累。
但這幾個小時他也真的覺得很爽,表面看不出來,但聽著別人的恭維,那種感覺足夠讓人迷失。
終于拿獎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