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看著下面字有點小的介紹。
你們不能因為字太小就不看了啊,這佛像就是清代才修起來的,當然新啦。
凋塑保質期還是很久的,時間會先破壞掉最外面的那一層油或者顏料,然后才會慢慢侵蝕到里面去。但在有人維護的情況下別說幾百年了,再來一個幾百年都不會讓人看不出他本來的樣子。
盧浮宮博物館里面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斷臂維納斯,這么多年了不也好看嗎
一個保存完好的古代文物可以讓人知道很多那個時期的歷史。
依舊是用斷臂維納斯舉例雖然她兩只手都沒了,但她的臉,她的身材,也正好反應了那個時期的人們也在追求這種端莊秀麗,身材豐腴的女性。
看,陳星一個門外漢都能瞧出這么多東西,更別提那些專業人士了。
言歸正傳,陳星看了其他的壁畫,把目光移向了人群。
怎么人還這么多。
看來是等不到他們離開了,就算有人走了也會有其他剛進來的人圍在這里,讓不完,所以陳星也走了過去。
他長得比這些人高一點點,所以不用怎么往前擠就能看到他們參觀的壁畫。
這幅壁畫很清晰,最下面是一個騎著馬的人往前走,身后有其他的人跟隨著,壁畫上這個人面前還有一塊石碑,但陳星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
有最前面的人幫著念。
“這上面寫的是什么乃使什么張騫往西,哎呀看不太清楚。”
“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全世界只有這里有,哎呀你們看不懂圍在這里做什么,讓我上去拍拍照行不行”
很多人還看不懂這幅壁畫呢,但是標簽又被人給擋住了。
陳星也是從別人這里聽說這幅壁畫的名字,知道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以后這幅畫就好理解了,那個騎馬的人肯定就是張騫,畫的中間乃至上方都是華夏畫的技法畫出來的山峰,表達路途遙遠,路迢迢的感覺。
之間點綴了許多故事。
這些故事的發生地可以從壁畫上建筑的樣式區分,每一個故事里還有石碑,但字跡是真的看不清楚。
真要想辨別上面寫了什么,估計拿著手電筒照著看。
但真要這么做,可能這個游客這輩子別想來敦煌第二次。
看完這里陳星趕緊去下一個地方,最近也沒到十一國慶啊,怎么來這里的游客這么多呢大家都想提前請假來旅游,和正式放假才來的游客來一波錯峰出行
可現在哪里還有錯峰啊,大學生那么多。
中途看了幾個,覺得一般般,沒有第一個去的323精彩,但到了飯點的時候陳星來到了編號是285的石窟,排隊一進去陳星的眼睛就被晃了一下。
好漂亮的山洞
最先進入眼簾的是西壁中央所鑿三龕。一圓券形大龕,兩側各有一小龕,里面各有一尊彩繪泥塑。
泥塑應該是佛像,但看不清楚臉。
這和敦煌的地質有關,這邊的石窟都開鑿于石質疏松的礫巖之上,無法精凋細刻,所以采用了泥塑彩繪的藝術形式。
但看不清臉不影響這個泥塑的氣質。
瘦削清癯,風骨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