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閣下,這種方法我們以前不是沒有采取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名老態龍鐘的上金大主教回應道,“有一些地方領主拿到筑路貸款后,根本就不干正事,能真正用于筑路的能有十分之一,就算是盡心盡職的了。
往往到最后是,路路沒有,商品根本運不進去,也運不出來,半個世紀也收不回損失!”
“這個簡單,你們在與那些地方領主簽訂筑路協議時,將筑路事務委托給第三方筑路公司,將筑路款直接交付給第三方,由他們代為筑路,既能確保貸款不會挪用,又能確保工程的推進速度。”
蓋文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道,“或者更干脆一些,你們出錢,我來出人,籌建一個掛靠在渥金教會從左手進入右手,壓根不需要經過那些地方領主的手。”
“這個方法好,既能保證了我們的資金安全,又方便商道的拓展,還確保我們有利可圖。”
“若是這個模式能成功,完全可以不局限于道路建設,建筑行業同樣有很大的利潤,尤其是那些地方領主的城堡與城市建設,相信他們非常愿意用商稅方式抵押,貸款建設自己的城市。”
“償還方式不僅僅是商稅減免,還可以使用一些固定資產,比如用具有商業價值的土地進行抵押,我們用來建設路邊旅館或者在合適的地段開荒耕種經濟作物,都是一種收回貸款的方式。”
“我們還必須考慮一種最惡劣的情況,就是道路建好了,那些領主翻臉,對于先前的契約不再認賬。”
“我們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這種蠢貨,如果他們真的膽敢這么做,我們組建一支軍隊,直接將其滅了,別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只要宰上這么幾個蠢貨,就沒有人敢違約了!”
蓋文的這一計完全將這些上金大主教的經商靈感給激發了,七嘴八舌的探討道。
他們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想到了更多細節與可能性,包括那些地方領主賴賬的行為都考慮到了。
但是他們對此并沒有感到太大的擔憂,相反,言語中隱隱約約的有些期待。
作為費倫大陸最有錢的教會,渥金教會自然要維持著一支數量龐大的教會軍隊,防止那些宵小窺探自己的財富。
這個世界上不缺蠢貨,為了財富挺而走險的人比比皆是,甭管那些財富是屬于巨龍還是神袛的。
這支教會軍隊平時分散在各地的神殿、教堂、修道院或者是商隊中,作為護衛隊用,拱衛金庫或者是商隊。
一旦渥金教會與某個勢力進入敵對狀態,這支教會軍隊便會集結,然后以滾雪球的方式發展壯大,等到抵達目的地時,數量往往是出發前的三到十倍。
渥金教會不僅是最有錢的,同時也是最擅長使用錢的教會,在該花錢的時候,他們毫不吝嗇。
教會軍隊在行軍的過程中,會在沿途招募雇傭兵為自己而戰,這些雇傭兵不一定是游兵散勇,還有可能是戰爭之主的戰爭祭司們親自率領的精銳。
只要有錢,就算是戰爭之主也得心動,若是不動,說明錢沒有到位,繼續加錢。
費倫歷史上不乏關于渥金教會的美談,他們的教會軍隊還沒有抵達,敵對勢力就被海量雇傭金吸引的雇傭兵軍隊自行攻下。
在費倫有句俗語,渥金教會的賬可以賴,但是絕對不能明賴——渥金教會出兵之前,肯定會權衡得失。
如果是賴賬對象,有錢不還,十分富庶,或者領地的商用價值十分的高,那就值得出兵了。
可若是賴賬對象,自身窮的底掉,壓根就沒有錢還,領地地理位置還十分偏僻,攻打他耗費的軍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賺不回來,那就需要慎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