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戰”帶來了超強的凝聚力和狂熱的戰斗力,但讓他與同宗同源信仰佛教的北部蒙古族形成了文化隔離。
故而徹底收服存在很大的困難,也不穩定。用羈縻的政策更加符合休養生息的現實需要。
江月白將兵部尚書孫尚禮調去安西都護府擔任指揮使,總領該地區軍事防務。
升李北辰表哥李工亮為兵部尚書,用以統一思想。在周仕鵬舉薦下調任了兩位大將軍為左右兵部侍郎從事實際業務工作。
同時派出上次游說瓦刺可汗頡力的禮部主事馮前出使東察合臺汗國,游說他臣服于大明王朝,簽訂和平友好協定,減少邊境沖突。
雖然江月白在正月里提出的新政遭到了不少反對,但在六位顧命大臣的推動下,依然被貫徹執行。
二月里,瓦刺謙太貴嬪生的十一皇子不幸夭折,時年八個月。如今不比從前,沒了孩子還可以再懷。沒了就是沒了。謙太貴嬪整日郁郁寡歡,茶飯不思。
江月白原本想把兩歲的十公主交給她撫養,思來想去,還是作罷。自己的孩子還是養在自己跟前吧。何況開了頭,后面就收不住。
三月舉行的恩科順利舉行,江月白親自主持的殿試,問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如果上面的決策到了和漢族人打架斗毆怎么辦?
根據這兩個問題,選拔出了一百人。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后,到了七月底時,有三十多人滿語過關。
江月白把所有的人拆分成兩組,留下十六人在中央各部委。
剩下的八十四人,參考八旗制度,將全部的北部區域拆分成八個盟,兩個分區各四個盟,綜合素質最高的四名進入都護府任職,其余的八十人,每個盟十人,然后根據綜合考試成績排序進行分工任命。
首先,對所在轄區的地理、人口、牲畜飼養、部落分布、部落內部結構與外部關系、經濟狀況等進行系統摸排,掌握每個地區詳實情況。
第二,進行中蒙友好政策、大明朝法律進行宣傳。
第三,就是發展村落和貿易集市,在幫助牧民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基礎上,禁止牧民跨區移動,防止部落聯合暴動。
第四,興學校辦教育,免費教習牧民漢語。
這次恩科殿試時,意外地見到了一個特殊的人——杜若,本次的探花郎。
江月白將他叫到御書房,命人侍奉上清晨荷葉上露珠泡成的茶水。
“這次又是為何而來?”
杜若撲通一下跪下,“回稟太后娘娘,臣感激娘娘的救命周全之恩,無以為報,唯有入朝為仕助娘娘一臂之力。”
江月白,“你決定好了?”
“臣心意已決,愿為太后肝腦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