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了蒙古之后,多發揮你會醫術的特長,幫助草原上的牧民。”
江月白把杜若安排去了安西都護府任副都護。
泰興元年四月二十,江月白生了個男孩,皇十四子。這是李北辰的最后一個孩子,這是泰興年號啟用后皇室出生的第一個孩子。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意義,江月白給他起名為李承元,小名兒念念。
江月白只休息了七天,就又恢復了處理朝政。
她沒有前往太和殿臨朝。改為聽兒子李承稷和政務院過來匯報,再處理麗春初步整理批復后的奏折。
因為懷孕時,心情低落,又忙于政務,皇十四子身體較為虛弱,體重換成現代的質量只有六斤二兩。這是江月白除了多胞胎外生的最為瘦小虛弱的孩子。
除了給孩子按時接種疫苗和服用系統提供的益生菌,鐵鋅合劑之外,她自己多吃牛羊肉堅果,多喝牛奶,將孩子帶在身邊,母乳喂養,只希望能后天補足。
六月,選拔蒙族青年來京城進修也圓滿完成,七名優秀者進入工部、禮部、傳臚寺、戶部、吏部、刑部、督察寺任職,官職多為六品主事。
八月,安南都護府成功平復了一次由胡氏余孽發動的叛亂。安南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水稻和棉花生產地。稻米主要通過海運銷往雞籠地區。中央不再對雞籠提供資金支持,主要支持槍支彈藥。
雞籠的日常生活已經基本島內自給自足,形成了多個城鎮,居民區和商業區均欣欣向榮。軍人和普通居民的界限越來越小。十四歲以上男子無論原住民還是移居民眾均強制要求進行六年的軍訓,否則需要繳納巨額軍務費。孟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島上的軍隊始終保持年輕而富有活力。
他甚至組織了一次海上追擊,滅殺倭寇過半數,近五百余人,令倭寇元氣大傷,不敢輕易來犯。
到了十月,失去皇子的謙貴嬪郁郁寡歡去世。
也是這個月,江月白選拔了一個出色的蒙古貴族青年巴彥給六部尚書每次下朝后進行一個時辰的蒙語學習。
今年是泰興元年,萬壽節辦得十分隆重。多國使者來賀,今年東察合臺汗國也派來了使者送來了賀禮。
在朝堂上,李承稷緬懷了先帝,對大明朝的未來提出了期許。眾臣心中感概,新帝說話的語氣神態跟先帝一模一樣。他聰慧而又格外勤奮好學善于反思。相比于去年這個時候,又沉穩了許多。
泰興二年,三小只均滿了八歲。按照禮制,新帝單獨居住在乾清宮。兩小只必須居住在皇子所或者在宮外開府。江月白搬去慈寧宮。
鑒于乾清宮的中軸線位置,江月白將其重新布置,作了幾次法事,進行凈化開光,改作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讓年幼的李承稷居住在更為舒適緊湊的養心殿。
她不放心三皇子和四皇子搬到宮外,李承稷說,那就跟我一起住吧,反正我還沒有娶親。江月白一聽,這很不靠譜啊,哪有兄弟跟自己住在養心殿的。各種引經據典,想要說服大兒子。
結果大兒子只說了一句,就給她制住了,“母后,孩兒是不是皇帝?”
“當然是。”
李承稷便很平穩地說道,“那孩兒就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力。”
于是三兄弟就住在一起,而且還沒有親娘在身邊管,不要太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