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陽留下了溫曉光和陳北,招待他們一頓晚飯,原來的活動被他取消。
溫曉光也讓陳北改簽航班,決定半夜回到中海。
這個時候李科陽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是馬上就準備離京的。
牛逼。
他慶幸于自己下了投資的決定。
初步意向達成的很快,溫曉光說十分鐘,并不是夸張。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創紀錄。
谷歌那倆兄弟去找天使輪比他還快,那位富豪早上從家出門,忙著其他事,直接寫了張十萬美金的支票讓他們滾蛋。
這可不是小錢,再說還十年前呢,溫曉光初次看到這個故事甚至想到了一個發財之道……
英語鍛煉的好好的,就拿一些聽起來很靠譜的點子去忽悠,混到十萬是十萬。
當他和李科陽達成300萬美元協議的時候,腦海中游那么點開玩笑式的想法。
也不是沒人這么干過,換算成人民幣兩千多萬呢,
多少人一輩子都掙不到這么多。
而他所要付出的不過是紙面上16%的股份,以后值不值錢還不一定呢,說不定就是廢紙,誰知道呢。
溫曉光和他簽了一個初步協議,并且催促他本周就要派人到中海,再到下周錢就要到賬。
兩周的時間就這么來的。
這個事落成,陳北的心里安心了很多,李科陽要招待,他開開心心跟著老板就去了。
溫曉光是要去的。
創始人和投資人最好保持良好的、互相信任的關系,合同和制度是死的,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決定很多事兒。你的投資人越是信任你,他們越不會干擾你,越會支持你。
而這基本上就是人格魅力決定的東西。
出乎溫曉光預料的是,李科陽竟然不喝酒,這也省了他不少事。
這家伙挺這個大肚子,“年紀大了之后有些中風,酒我是陪不了二位了,我也不招人代勞,弄的我不給二位面子一樣,我這人有什么說什么,我是真的不能喝。”
陳北不是第一次,熟悉了,叮囑他注意身體。
溫曉光也把杯子撤下,服務員就給他們每個人倒了茶。
“凡客的陳年你見過嗎?”李科陽問道。
溫曉光搖頭,之前哪會兒接觸那樣的人。
“我見過一兩次,那是個出身貧寒,很有野心的人,我曾問過他一個問題,為何要做生意?”
陳北問:“他怎么回答?”
“我可以先聽溫曉光怎么回答嗎?”
目前有一個趨勢,似乎他會開始和這個人放在一起討論。
“為什么非要做生意……”溫曉光念叨了一下這個問題,“為了給人生增添一些可能性,我渴望經歷成功失敗,大千世界,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破產也是一種體驗。”
“你不害怕破產嗎?”
“男人經歷的越豐富,越接近真正的男人。光長的帥其實很沒意思。”
李科陽說:“陳年的回答是,現實社會很勢利,能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掙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