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指什么方面?”
劉京沉吟一聲,“就是整體的感覺,您看過什么電影,對電影有怎樣的看法。”
溫曉光也是健談的人,反正路上沒什么其他的事。
“電影的話,我整體看的還是少,以前一直忙著讀書,后來又忙著工作,我看過《2012》,也看過《后天》這種災難大片,還有一些港片的代表作。”
溫曉光老實的說:“我應該不是一個專業的電影觀眾,給不出什么意見,但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中國電影市場會在接下來的幾年獲得高增長,這個我還是聽人說起過的。”
劉京順嘴接下,“那溫總您想過投資這個市場嗎?”
聽完他這一句,溫曉光心里通透了,喔……原來是這么回事。
現如今,他在外人看來也是掌握一家幾十億公司的老板了,旁人不知道他的賬戶具體有多少錢,只知道媒體上都說,這個20歲不到的孩子已經身家過十億了。
當你長的丑、完了又窮、更沒什么特殊的才能,世界是不會管你的。
而當你開始掌握一些資源,一些獨特的現象就會發生。
或許不應該說是獨特,而是必然的,只是平常人接觸的少。
溫曉光在過往只是聽說過,大佬們,每天都能接到各種各樣需要投資的商業計劃書、每天有數不清的人給他們發過郵件、甚至親自去找他們。
“奧……我明白了。”溫曉光笑了笑。
劉京心領神會,也不覺得不好意思,電影本身就是需要找有錢人投資的事兒,一般的人也投不起。
大家談的都是生意。
他好好想了想關于中國電影的情況,這個國家的經濟在高速增長,總有那么一段時間某一個行業會突然開始爆發式的增長。
大約從2010年左右開始,電影市場就是如此,這一年《阿凡達》在國內取得了13億的票房。
它是一個標志**件,從此后國內票房進入‘10億’時代。
僅僅五年后,國內的電影市場就成為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電影市場,一批一批十幾億票房的電影開始出現。
大概是由于電影也容易洗錢,因為其他行業,多少成本大致賺多少錢,是有個數的,搞的太過分容易被看出貓膩。但電影不一樣,大制作可能撲街,小制作可能爆火,根本看不出什么問題。
而要說這兩年小制作大收獲的電影……
溫曉光想到一個,他緩緩彎起嘴角合上自己的資料,“這飛機要一段時間呢,劉導演,我對于電影投資這方面了解的不多,您可以跟我介紹兩句,我學習學習。”
劉京聽完欣喜,當他是新上鉤的人。
但類似溫曉光這種有主見的人,也只把他當做是一個了解的機會。
錢在我手里,我要干啥我自己說了算。聽完了,我不投,就是白嫖你能咋地。
劉京說:“感謝溫總的信任,那我就說兩句,如果剛開始做獨立投資一個中小成本的電影,如果還想風險小一些不太熟悉這個市場,那也可以跟風投資,做的多了您可以自己挑選劇本,然后去找導演和演員,我們沒有很固定的方式,您可以從一開始就介入,也可以在主創團隊找好之后只投些錢。回報率高的能到500%,甚至1000%也是有先例的,”
“像《瘋狂的石頭》,全部投資不過350萬,最后票房高達2500萬,去年的瘋狂的賽車,僅僅1000萬投資,票房高達1.1億!”
溫曉光是有常識的,不會聽他忽悠,什么500%……這是撞大運,碰上的幾率小到不能再小。
但是他確實有意投資,一是因為投資是優客后面的計劃之一,他會有錢,這年頭不把錢投出去,就是血虧。
二一個,他的先知優勢,可以在這方面有更好的運用機會,更低的操作難度,老實說,真要創辦一家公司,即使知道未來,但真正做起來還是很難的,自身的素質絕對要夠,就是回到十年前,他也不一定可以復制騰訓阿貍,成功是很偶然的事。
最后,算是他體驗新人生的一部分。
因為沒做過,所以想試試。
“這類投資的關鍵在哪兒呢?”溫曉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