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劉京篤定道,“任何事都是人做出來的,人對了,即使有一些小問題,他能及時調整,起碼不會太虧。”
溫曉光說:“可我知道,真正的好電影人,好的劇本是不缺投資的。”
就像好的創業公司,不缺風投一樣,真正有號召力,質量保證的那些導演、演員絕不會缺錢。
《讓子彈飛》把葛優、發哥都找來了,會缺錢?投資人一看有這倆寶貝,砸錢就行了,這年頭誰還傻。
劉京道:“不僅僅是那些有名的電影人,僅我自己知道,還有很多有才的導演和演員,他們只是缺乏一個機會,一個展現出才能同時也可以會投資人獲益的事,更可以為中國電影增添色彩,一箭三雕。”
溫曉光笑了笑,心里跟明鏡似的,當初他忽悠投資……也是這樣的,說的天花亂墜,
論吹牛逼,劉京可能還不如他,因為當時有一個凡客擺在面前,而他就敢大言不慚的吹噓了。
所以這些大餅先不必畫。
“您跟我說一下具體的操作流程好了。”
“很簡單,通過一定的渠道您知道有一個不錯的電影正在籌資,那么就可以了解電影項目的資料與合同,然后和影視公司的出品方洽談、確認認購金額,簽署合同,等待上映、分紅,整個過程不需要您太過操心。”
溫曉光想了想,這種情況是電影項目已經確定了,不太適合他,邏輯很簡單:好的電影不缺錢。
所以他問道:“那如果我自己從零投資呢?”
劉京笑而對答:“這個也很簡單,您可以成立一個公司,辦理電影拍攝資質,這個不難,300的注冊資金就夠,然后就可以收劇本。”
“收劇本?”溫曉光眉毛一挑。
劉京解釋道:“對,咱們說句老實話,大量的編劇寫的劇本都是找不到地方投的,所以您公開收劇本一定可以收到很多,當然這需要挑選,挑選之后找對導演和制片人,注入資金,就可以開始了。”
他在導演這個字眼上加重了語氣。
溫曉光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好的,我考慮一下,劉導演,你的名片我收好了,我會跟您打電話的。”
劉京主動說:“好,那我給您看一下我過去的作品和新劇本好了。”
嗯……
“行,我一定拜讀。”
“哎,好,那我可以留您一個聯系方式嗎?”
溫曉光同樣沒有拒絕,畢竟還要坐一路。
但實際上,他不會投資這個家伙。
沒譜兒。
80%的電影是不賺錢的,這個比例只低不高。
他真正想到的小制作高收益的電影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投資的理由很簡單,勞資看過這部,咋的,你有意見?
國內電影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主題,有幾年是愛國主義很火,要說10-13這幾年,大概是‘青春’這個主題最好。
就連網絡電影里頭,都冒出一個《青春期》出來。
……
……
飛機上的小插曲并沒有打亂溫曉光的工作計劃和行程,眼下最為重要的還是優客。
這一趟他飛到首都,為的就是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