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Line在臺、日、泰叱咤風云,可小小的韓國怎么也進不去,被先入為主的kakaotalk牢牢把持。
從這點上來看,溫曉光強調的時間性,派遣本部開發人員前往分公司,比原時空中line早推出兩個月是很了解本行業的高明決斷。
如今半年之后,別說是競爭對手了,就是總部自己在那邊推微信都很難。
這就是IM軟件,各家都有著自己的主場,相互都難以搶得對方的用戶。
除了,擁有qq的鵝廠讓微拓有些麻煩。
微拓本身已經先入為主搶到并搭建了用戶的關系鏈,從這個角度來說,本可以高枕無憂,可惜南邊兒也是擁有關系鏈的公司。
因此,目前line的發展勢頭可能要好于微信在內地。
主要是投入產出比不一樣,國內是天天想盡各種心思,那邊就是花錢宣傳把軟件的下載次數提高,用心雕刻用戶體驗留住用戶。
競爭對手?帶著望遠鏡都找不到。
有點早期p風靡的感覺。
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是溫曉光要求中的第一階段而已。
翌日。
微拓總部,所有該到場的人都按時抵達。
相隔半年,溫曉光又見到了張琳,一個技術出身,女人味不是那么足的短發職業女性。
總部有些中層領導認識她,因為在初期開發產品的時期,日本的團隊里有微拓的人,但漸漸的,溫曉光將這些人都調了回來。
一步步的開始讓日本本地人接手。
IM軟件某種程度上來是技術產品,但又不僅僅是技術產品,它其實具備某種文化產品的屬性,你無法明確的指出,但你知道它有。
就像你在夜里尿尿,或許你看不到,但你一定感覺得到。
如今line的這個團隊也都以日本本土員工為主,不過100多人,并輔以一些外籍員工。
張琳在諸多人的見證下同溫曉光握了手,她對這個年輕的創業者還是很尊敬的。
她還帶來了一段video,里面記錄了許多人對大老板的問候。
算的上是,一個小小的馬屁。
溫曉光笑了笑和大家一起鼓掌,“感謝各位同僚的祝愿,張總也替我帶去我的祝愿,另外在2012年我一定會抽時間過去。那么我們便開始吧。”
“……自今年4月,我們分公司接到這個任務以來,就把line的推廣作為頭等大事,line有微信這個好老師,我們學習了很多,也在反復思考的基礎上結合了日本當地的文化特色。”
“line上線以來發展很迅猛,主要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用戶對免費好用的IM軟件的需求,另外日本是動漫大國,微拓也是開發表情包很強的公司,通過這一親民的設計,Line自誕生便獲得了用戶的喜愛,并遠遠甩開其他對手,在上線的兩個月內,line即收獲了100萬用戶,截止10月底,Line在日本的用戶數量已突破400萬,打開了知名度以后,增長速度還在呈上升趨勢。”
溫曉光大致記了一下她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