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所謂的創業英雄也只是個人,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誤。
以臉書收購p為例,早些時候扎克伯格是小瞧了這個小家伙的力量,后來是覺得這家伙威脅實在是大,因而才忍痛割了190億美元買過來。
190億美元啊。
買啥它會不香啊。
結果就那么個50多個人的公司,賬上就趴著800多萬美元的公司,花了扎克伯格先生那么多錢,這份生意,肯定是后悔死了。
他原本可以在幾年前就直接KO,但他沒瞧上。
只能安慰自己,還好,沒有債務,畢竟還能有800多萬美元花。
而張琳說的NHNJAPAN是NHN的子公司,NHN本身是韓國公司,是由Naver和Hangame合并合成,是全球卓越的互聯網引擎和網絡游戲公司。
說明起來也簡單,Naver相當于百度,讓谷歌在韓國受挫。
Hangame相當于騰遜,是門戶網站和游戲運營的綜合體。
這兩家公司合并了,NHN誕生了,還用說么,妥妥的韓國互聯網巨頭。
NHN在日本有一個子公司,這個子公司是原時空里在2011年6月份推出Line的公司——NHNJAPAN.
他們向張琳提出收購,自然是意識到了line的市場價值。
他們沒有犯扎克伯格那樣的錯誤,既然自己慢了,那就開始收購。
為何會意識到呢?
因為kakaotalk于2010年3月就在韓國推出了。
而且是由Hangame的創始人,NHN的CEO離職后創立的。
這關系,太復雜,國小人少,繞來繞去就那么些人。
注意到了kakao的發展,很容易就知道line在日本的前景,他們自己的計劃折戟,這收購一說,是完全在邏輯之內的。
“所以說,就是很認真的詢價?”溫曉光問、
這個事,她是和老總在辦公室里面對面說的。
張琳點頭,“說了好幾次,不過我都拒絕了。”
什么?
溫曉光一拍桌子,“哎呀,你直接拒絕干嘛?”
“啊?”張琳眉頭一跳,“不……拒絕嗎?難道您真想賣line?”
“我不想賣。”溫曉光有些恨,“但是不賣不妨礙我們談啊,你調動一點自己的商業思維,想一下他們會什么會想要收購?”
“這個我倒知道,他們自己的項目,晚了一些。”
“對啊。”溫曉光一本正經的說:“所以你直接拒絕就等于讓人家走絕路,要么停了這個項目,要么和咱死磕,你覺得人家會直接放棄?有可能,但不容易,背后也有大金主,憑啥就放棄了,可要是你應下來了呢?”
“他們會麻痹,會欣喜,會放松警惕,甚至會覺得:可以,line發展的快是好事,我看上的東西還不錯,買來有價值。所以最明智的選擇當然是應下來拖著啊。”
張琳慢慢瞪大眼睛,“還能這樣?”
溫曉光反問:“為什么不能這樣?只要不在最后的合同上簽字,談著談著完全可以用任何一個借口說不接受收購,稍微拖他個小半年,他們還有什么機會?”
張琳重新認識了老板。
這也太……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