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問:“是輕松了嗎?”
“喔,可不是輕松。”李一丹忍不住苦笑起來,“互聯網公司加班很嚴重,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大家都是通過腦子、代碼,顛覆成本低,而變革的速度又快,所以壓力其實非常大,我是說工作的方式很有趣。”
“當初是因為這些加入公司的嗎?”
“不是。”李一丹直接搖頭,“如果我是為了在工作環境上享受,對于來說這事不難,因為我爸爸其實也是商人。主要還是因為我是一個有企圖心的人。”
“野心。”主持人用了更為露骨的詞。
“對。這事是這樣的,沒有野心的高管,對自己的現狀會滿足的高管,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會被開除的那一個。”
“那你覺得你的野心是是什么,是當這個移動互聯網女王嗎?如果不是,那你的野心又是什么?”
“這個是媒體亂寫的。”李一丹說:“我主要負責的是投資事宜,但我并非互聯網出身,所以大部分的投資決策還是溫總做的,他對于行業的認識遠遠超過我們。但是他不太擅長去推進投資之后的事。”
“微拓所投資的企業都是互相合作的,我們不是金融公司,賺一筆就走,或者說我們投資的目的就不是賺錢,而是希望不斷給微信用戶更好更多的服務,所以后續的事情都是我來做。”
“至于我的野心,我一直是希望能親身參與一家偉大企業的成長過程。我不是很缺錢,也不缺好的工作機會,作為人來講,我需要一樣東西來滿足我自己對自己的價值認同,所以我一直尋求加入一家特別的公司,我們一起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為社會給出我們的價值。”
主持人也很懂,“這個追求……我不知道世俗概念中的,將公司做到全球500強,類似這種目標,在心里也很重要嗎?”
李一丹笑了笑,換了一種方式回答,“如果有那么一天,微拓能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我會更滿足。”
其實采訪者的問題都不錯,切中要點。
聽她這么講,便又問道:“既然你有這樣的夢想,為什么不去自己創業呢?自己去引領一家偉大的公司。”
“這是個誤區。人的價值并非是一定要作為一把手才能實現,創業是一種實現自己夢想的途徑,但不是唯一方式。而且這也與我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經歷,父母在回家的時候會說很多‘我工作怎么怎么不容易’。”
主持笑著應對,“這當然有。”
“所以我聽到的就是我爸爸說的‘都以為我是老板,我也很難辦’這種話,因為我爸爸的公司和我一樣,是慢慢長大的,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痛苦,我有時候心疼我爸爸就會說,要不就別做這事了,誰樂意當給他當去。所以這是小時候的一個潛意識吧,當最大的老板很難受。”
主持人一針見血,“但你也說這是潛意識,那事實呢,真的是這樣嗎?”
“一半一半吧,有好有不好。但是對于我來說,那些好對于我來說不夠有吸引力,但壞的部分我比較討厭。”
“最好和最壞分別是什么?”
“最好的你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這家公司的方向,最壞的是,一旦方向錯了,你就是最大的罪人。”
“最后一個問題,你覺得溫總能有這個成就,是因為什么?”
李一丹想了想,“他的寬廣的胸懷讓他從不擋著其他人發光。”
是的,
在這段電視節目的最后用微拓公司其他這兩年冒出頭的高管為例對這句話做了評述。
甚至于微信所采取的經營策略,也是讓其他公司發光發熱。
這大概是溫曉光的一種理念,也許不是絕對正確,但看起來比較適合微信。
現在還有一家公司想要加入這個生態,享受這樣的紅利——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