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這么多事情真的要處理起來,也挺費時間,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溫曉光就在公司忙起了這些,陳北大概要談妥了利物浦的事,商業一個重要的點是風險分攤,'不是資本'愿意拿出巨額資金去獲得一張股權證明書,而且并不插足實際的管理,這應該是大多數老板都不會拒絕的。
這幾年國外的資產價格下跌,出海投資是很多大公司的選擇,當然在國內也不能放松。
微拓集團決定在北京新建新的總部,總面積高達3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達到12億人民幣,建成之后必定又是一個區域標志性的建筑。
然而微拓不可能自己去蓋樓,拿下這個項目的是中建二局,正式開工那天,溫曉光還親臨現場,與中標的陳姓書記共同預祝新項目的開始。
預計工期是三年時間,原本是可以更快的,不過這兩年北京霧霾天氣特別嚴重,霧霾這個詞也頻頻上新聞的頭版,導致一些季節有一些建筑企業只能停工。
溫曉光本人則特別期待微拓新總部的修成,到時候也可免得公司和他總是到處‘流浪’。
總部是品牌力的外在表現,對于人才亦有吸引力,那些全球頂尖的人才,到北京的這樣一家公司任職,一定不會讓他覺得丟份兒。
不僅如此,中國不像韓國,首爾一個總部能管到全國,中國的規模之大帶來的業務之復雜,必定需要一些區域總部,所以在其他的城市,未來微拓也一定會去建一個總部,
譬如說珠三角、長三角,總要分別挑一個地方,
也因為中國很大,選擇不同的城市生活對于人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類似章小龍這種人就是喜歡廣州,也有些人就是喜歡長三角,甚至于一輩子沒怎么去過其他地方,微拓也不能就不要那里的人了。
所以當微拓在一些城市都有總部之后,就會具有選擇的靈活性,而不一定非得要人到北京來,因為北京霧霾的確嚴重,而且還很堵。
“年會的主題,我們初步定為【超越、蝶變、成長】,前幾年都沒有舉辦,統籌起來辦的話,也要總結一下之前的歷程,我們公司就是從騰遜手中活下來的,我覺得這可以說,值得說,應當驕傲的說。”
在早會上,溫曉光和團隊一起商討這個問題。
這三個詞,倒是沒什么問題,都是很有正能量的,但是沒有說到他的心坎里。
溫曉光不說話,而是等著旁人說。
最先有意見的施建華,“我覺得是很好的,但是好像放在其他公司身上也很合適是不是?”
問題便是在這兒。
“我到公司以來,細了解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這個愿景,在我的概念里,這種東西千萬不能放在墻上,處處體現出來才好。”
“而且,我們的年會應該也是公開的。這句話應該講出來,是一種對外聲音,也是一種自我加壓。”
CEO大概就是聽取意見做最后的決策,溫曉光最后要的就是回歸本我的選擇: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不過虛頭巴腦的東西是很好辦的,【超越、蝶變、成長】無非就是歷數過去的輝煌,展望一下未來。
然而真正細致的是真不太好做,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這種主題要通過什么去展現呢?
劉以琦來找溫曉光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