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資的門檻很低,低的跟他們寫網文似的,你只要有錢就行了,所以后來才有投資《哪吒》暴富的人,當然,門檻低就有一問題,容易打水漂,啥也撈不到。
幾百萬可以拍一部電影,幾千萬可以,幾億當然就是大投資,電影圈有很多理想青年,個個都做著發財夢,只要給錢就有人拍。
初心影視這些年都是小成本投資,很少參與過燒錢的大片中,像是2014年的春節檔電影《前任攻略》就有它們的身影,票房冠軍是沒有的,但也是票房主力。
溫曉光從泳池里上來,丁瑩就開始說:“今年春節檔冠軍被《大鬧天宮》拿去了,它們有周潤發、甄子丹,此外還冒出了個非常規的《爸爸去哪兒》,不過《前任攻略》在好評榜領先,從這幾年來看,我們的策略也非常成功,這幾年貼近年輕人的小成本愛情片足以撬動電影的大杠桿,《失戀33天》和《分手合約》都是如此,《前任》1.3億的票房表現也相當不錯。”
“試著投資了好幾年,有什么收獲沒有?”
溫曉光給人的感覺像是沒聽進去之前的那段話一樣。
“好劇本,走心的,才有可能大賣,我們也認識了一些導演和優秀的演員,接下來想要試著自己來制作一些電影,”
這幾年下來一些硬性門檻,什么攝制電影許可證之類的早就已經齊全了。
“咱自己當制片人?”
“是,發行商我也都有打點,溫總,我現在已經不是外行了,我有信心。”
溫曉光對于這家公司只是在財務上管得嚴,他不可能天真般的相信人性會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對于公司的獲利無動于衷,如果真的撒手,估計賺得的利潤早就被侵吞了。
不過溫曉光也沒從這家公司之中拿多少,利潤基本都用于再投資。
“把報表和計劃都按時給我看吧,現在我是外行,你是內行了,但是制作這步邁的小一點,做下一個華誼,還是做下一個騰遜,這兩個選擇沒有可比性,我進入這個領域一開始是想要一點影響力和進行投資,影響力因素可能更重于利潤。”
“前任的投資方還有華誼,他們也找過我出面,但是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度的參與進娛樂圈,我這個形象不太適合那里,所以我們自己也不要做的太過火。”
華誼兄弟的股份他也沒什么興趣,漲漲跌跌的看的他頭暈,而且也沒幾個錢。
丁瑩說:“如果我們可以自己制作發行,這樣影響力不是會更大一些嘛?”
“所以我沒講不可以嘛。”溫曉光擦著頭發,“總之你自己去做,超過3000萬的投資你讓我看一下,這數字以下,你來做決定。你上次還說,初心影視搬家了?回頭我去看一看,支持支持你的工作。”
這個影響力并不包含溫曉光要對女明星做什么,風險大,收益小,只是說在內容領域里,電影作為重要的內容形式也是有其價值的,不排除將來今日頭條和電影進行某種程度的融合。
不過丁瑩卻在想,這個影響力,多少也會和女明星有關系,年輕氣盛又單身,沒興趣就太假了,所以說她是不是也該簽下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