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感覺到自己的意識迅速流失,對于身體的掌控也是逐漸消失了。
質問那個聲音為什么沒有如同之前一樣實現他所說的話語?
或許他曾經下意識的想要那么做,但是他最終還是說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了。
他不曾完全相信對方,只不過像是一個賭徒一樣賭著自己的命運,賭著對方所說的東西就是有利于自己的未來。
事實很殘酷,他自己也是十分清楚,那就是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可悲的普通人罷了。
他既沒有什么特別強的體魄,自然而然也沒有特別聰明的腦子,甚至說在這個地方連一個特別厲害的能力都沒有撈到。
對于他來說,普通人的認知注定了他只能像是賭徒一樣信任著他人的助力,說到底也就是所謂的混學,當大佬的腿毛。
這也就是對方這個能力的契機,假如說拿到了通關的秘籍,那么我應該是可以在這個地方活下去了吧。
只不過愚者相信著,智者有自己的見識,普通人只能焦慮地目睹著,做不到自己的分析,也做不到完完全全的相信。
而在這個自己的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選擇了釋然。
當然這一份也是因為他不清楚原來那個聲音曾經強行控制過他的身體,不然的話這里面又是另外的情緒了。
只不過現在的時間線,對方并不清楚有這么一回事發生過,那么如此結果就不奇怪了。
得益于這股氣的松懈,使得阿布的意志快速褪去,畢竟對于阿布來說,他可沒有回答張不凡的義務,當然二次傳遞出那個玩偶的回答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所以說回答張不凡的問題的,做出來這些動作的并不是阿布本人,而是阿布身上的那個玩偶。
那個玩偶自然而然清楚自己已經是被淘汰了,誠然,看起來可以通過轉換其他人來實現那個玩偶的存活,但是實際上根本就做不到。
玩偶本身就是基于阿布的愿望或者是說內心的渴望而誕生出來的能力,那么從最底層的邏輯來說,玩偶就是綁定了阿布。
現在阿布已經是注定身死了,玩偶自然而然也就只有陪葬的結果了。
當然假如說真的是可以進行替換的話,對于玩偶來說也不會是什么好事情。
畢竟說到底阿布的死因是因為玩偶玩弄了命運,從而被命運給懲罰了,要是阿布死了玩偶沒有死,那么命運的這個懲罰多多少少有一些幽默了。
所以說如果阿布與那個玩偶實際上是一個切割分裂而獨立的關系的話,那么剛剛那份令阿布死亡的攻擊自然而然也就會〔剛剛好〕砸入人家玩偶身上的。
那么此時此刻痛苦而死的并不是阿布了,而是那個玩偶了,也是因為這個相關性,使得玩偶的最后能夠保持完整。
當然隨著阿布的逐漸死去,玩偶的身形也是逐漸消散,要是阿布徹徹底底死去了,那么玩偶自然而然也就是隨之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