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再次看向方鴻,袁杰順便說道“你說該怎么辦吧這個問題。”
方鴻言簡意賅“一票否決權和一致行動人協議。”
幾個室友經過一番商量,最終一致決定同意授予方鴻一票否決權和一致行動人,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倒是省去了方鴻額外運作了,幾個室友到底還是年輕了些,或者說他們十分信任方鴻,但也好在他們遇到的人是方鴻。
對于這幾個室友,方鴻肯定是不會坑他們的,而且也不用擔心他們的忠誠問題,這不是還有道具卡嘛,現在兌換不了將來總能兌換。
而且,就算沒有這個道具卡,方鴻也有信心通過自己的能力拿捏好手底下的人,有道具卡的輔助更是再上一道安全鎖,更穩了。
對于量子跳動的一票否決權和一致行動人的權利,方鴻也只是打算暫時拿著,在合適的契機里會讓渡給群星資本,因為群星資本的終極隱藏大boss還是方鴻,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自己的名字從量子跳動的高層里消失掉。
末了,方鴻看向眾人再次說道“確定了量子跳動的股權架構方案,接下來就是股權分配方案了,現在是我們六個人,我建議拿出20的股權作為期權池,用于將來吸引人才與核心骨干的預留。”
眾人表示同意,很合理。
這幾個室友對于公司股權問題都不太清楚,方鴻要給他們下套太容易了,不過沒這個必要。
當然套路還是要下的,畢竟自古套路得人心,只不過不會往死里套,屬于他們應得的部分方鴻不會吃干抹凈。
首先方鴻并沒有讓各大聯合創始人簽加權平均反稀釋條款,這樣一來是為了先給幾個室友更多的股權讓他們覺得占了便宜,然后通過持續的融資將所有創始人手里的股權都稀釋掉,大部分的股權都被群星資本持有。
最后幾個創始人手里的股權會稀釋到剩下多少,方鴻現在心里就有數了,提前安排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徐景仁他們五個人最終一共分享公司15的股權,平均每個人拿3的股權。
他們幾個作為聯合創始人最終那這么多也很合理,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創辦臉書的扎克伯格就狠了,另一個聯合創始人本來占臉書34的股權,結果最終一路被稀釋到只剩下003,這就有點吃干抹凈的意思了。
方鴻不會做這么絕,無論是從實際利益還是名聲上,都得不償失。
末了,方鴻看向幾個室友從容篤定的接著說“剩下的80,你們五個平均分13,我拿15,同時你們給了莪一票否決權,控制權是有溢價的,這一票否決權的價值至少值15,等于我拿個人占了公司總體價值的30。”
實際上并不止30,因為后續群星資本的持續融資會拿到量子跳動過半以上的股權,幾個室友現在13的股權最終也會被稀釋到3左右。
幾個室友拿到股權了,才會擁有主人翁意識,才會把公司視為自己的孩子一樣,毫不保留地傾注心血和感情在這家公司里面,兢兢業業的呵護這家公司成長。
方鴻不招職業經理人就是因為其并無主人翁意識,就好比一個人去一家公司打工,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工資有沒有保障,關心自己的工資能拿多少,至于公司的死活他并不太在意,死了就去找下家,站在他的立場也無可厚非,畢竟是打工人嘛。
但對于方鴻來說找這樣的人管理公司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到時候不得天天去查崗所以賦予主人翁意識,一年半載不去公司一趟都可以高枕無憂,因為不用你查崗他也會兢兢業業的把公司做好、做強。
方鴻作為領導者,只做好用人和資源調配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手底下的人會辦得妥妥帖帖。
幾個室友聽到這樣的分配方案也都沒意見,方鴻畢竟出創意、出點子總之是六個人當中出力最多的,他是量子跳動的第一大股東沒毛病。
方鴻又說道“股權的分配相對平均但這里的平均體現在受益上,控制權并不平均,因為我們公司采用的是ab股架構,同股不同權,錢權分離。另外在引入外部資本的時候,我們持有的股權等比例稀釋即可,有問題或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現在提出來,等備案登記生效就定死了。”
徐景仁等人紛紛搖頭表示贊同這個方案,方鴻已經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且都非常合理,大家也想不出有什么要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