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邊的田嘉奕開始進行備忘。
不出意外,萬蝌的管理層肯定會簽這份“對賭協議”的,原來的歷史他們就簽了,而且在簽完了這份業績對賭協議之后,萬蝌的管理層就開足馬力拼命干業績,結果roe指數還真的就被該團隊給做起來了,到了2013年左右的時候萬蝌的roe指數已經漲到了1966,按照對賭協議每年就得給管理層發放豐厚的獎金。
但方鴻同樣知道的是,萬蝌的管理層隨后干了一件事情,就是獎金的安排,雖然獎金都發到他們管理團隊手上了,但該公司掌門人要求高管團誰都不準拿這筆獎金,而是把這些獎金放到一個池子里滾動。
方鴻估摸著王總這么干主要又兩個原因。
一個是擔心那些高管拿到大筆的獎金之后有錢了,豪車豪宅都買起,經濟也自由了,就沒有干勁了。
另一個原因恰恰就是為萬科在五年后的危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當獎金池里的錢越來越多的時候,王總干了這么一件事情,他推行了一個叫“事業合伙人”的機制玩法,他覺得光是給公司高管們發獎金還不夠,不會讓他們對公司有歸屬感。
那怎么樣才能讓他們對公司有歸屬感
答案就是靠這個所謂的“事業合伙人”機制,也就是那些按照“業績對賭”協議發放的獎金,這些錢拿去反過來買入萬蝌的股票。
此前管理層都是屬于職業經理人,但搞了這么一個“事業合伙人”之后,高管手里的獎金所形成的獎金池反過來去買萬蝌的股票,那些高管們就成為萬蝌的股東了。
這個世界給別人打工那叫工作,給自己打工叫事業,而只有給自己干才會越干越有勁。
所以,王總的這個操作其實就是一種間接的股權激勵手段,于是他就把滾動的獎金池里面的錢,成立了一只叫“銀胺合伙”的基金來買入萬蝌的股票。
其實王總搞的“事業合伙人”機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甚至是非常不錯的。
但問題出就出在“貪婪”二字,由于獎金池里的錢終歸是有限的,但是該公司的高管團想要買到更多的股票,那么如何使用有限的獎金池的錢去買入更多萬蝌的股票呢
答案當然就是萬蝌的股票越便宜越好,假設獎金池里有1個億,萬蝌的股價是1塊錢,那就能買入1億股,如果萬蝌的股價漲到5塊錢,那就只能買入2000萬股。
所以萬蝌的股價越便宜同樣的錢買到的股票就會越多,進而便是該公司的管理層在未來幾年當中,壓根就不希望自己公司的股票上漲,這樣他們就能買入更多的股票,也導致未來五年的時間萬蝌的股價幾乎被摁在地板價上。
方鴻記得大a到了2015年期間那一輪史詩級別的杠桿大牛市行情中,萬蝌當時的股價在大盤指數見頂的時候才漲了一倍左右,而同期的大盤指數從1970多點漲到5178點漲了16倍多。
在當時那種瘋牛的市場環境了,什么垃圾股都能動不動就翻幾倍的情況下,萬蝌這樣的好公司居然跑輸同期大盤五六十個百分點,更別說個股了。
這都是因為該公司管理層壓根就不希望自家公司股票大漲,被持續打壓的結果。
而問題的關鍵在于,萬蝌的股價被摁在地板上的這幾年里,公司的業績增長是非常厲害的,是實打實的在增長的,于是公司的實際價值與股價的背離隨著時間越拉越大,股價嚴重低估,終于被“野蠻人”姚總給盯上。
姚總不講武德,悄悄的埋伏偷了屁股。
但歸根結底還是管理層出了問題,如果他們不打壓股價,姚總就算不講武德,也無從下嘴。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