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股票只要踩準了一只,哪怕是另外九十九只都沒能起來,也可以填平虧損甚至有的賺。
前提是安全邊際最夠高,說人話就是這些垃圾股跌到連白菜價都不如的時候。
已經是谷底了嘛,再怎么走都是向上,梭就完事了。
大a股會出現這種奇葩的投資模式,自然也是因為奇葩的機制,擴容在不斷持續,核準機制下的a股,排隊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500家,這些企業形成股市“堰塞湖”,使得若是的a股市場面臨巨大的擴容壓力,極大的沖擊者二級市場的信心。
而另一方面,退市的股票寥寥無幾,這才有了殼資源的概念,使得一些垃圾到不能在垃圾的股票也依然有了價值,甚至殼的價值都要比該公司本身都值錢。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性價比就沒那么高了,因為群星資本的預期打開,資金關注多了,這些垃圾股也都漲勢不錯。
提早布局的掏垃圾的那些人喜聞樂見,只要漲的差不多了,那就不用等群星資本,有溢價只要不錯先割了再說,有人愿意接,不砸等著被人砸呢
實際上,外界并不知道的,群星資本早就布局完成了,手里早就已經揣著數十個殼資源,包括前面的天舟在線和剛剛才出消息的奧明科技。
這些殼公司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在實際上被群星資本拿下,只不過都沒有反應在群星資本的資產列表上而已,這些殼資源都是代持的狀態或者說暗持的狀態。
諸如鐘泰資本、鵬瑞資本這些合作機構,他們就幫群星代持了不少。
不然殼概念板塊有怎么會有三段上升的走勢還不都是因為有資金早早的就進來了。
靜心居別墅。
下午,回到家里的田嘉奕帶回來一份資料遞給方鴻并說道“你微博上的一些尋求投資的項目標的近期整理了最新一批,總共有六個項目標的被篩選了出來,其中來自中科大的一個生物計算機研究團隊列在六個項目之首。”
方鴻接過材料“生物計算機”
田嘉奕點頭說“該科研團隊的目標是想要研發制造出一臺由人類腦細胞驅動的生物計算機,但申請不到所需的研究經費,無奈之下才找到你。”
聽到這話的方鴻不禁失笑地說“合著我倒是成了他們最后的兜底選項了。”
現在網上就有很多吃瓜網友這么調侃的。
不過方鴻也是喜聞樂見,某種意義上這些不受待見的科研項目,往往都有大寶貝,至少概率上大幅提高,因為這個社會正逐漸變得愈發的功利和精致利己,愈發的追求短期就要見到成果,而且是越快越好。
對于那些短期內見不到成效的項目,領導一般都不喜歡,短期內見不到效果對他高升沒有助益,就算多年以后有成果了,那也跟他沒有關系。
那豈不是自己前任種樹后任乘涼了想得美
不給后任者留下一堆爛攤子就謝天謝地了,由此可見,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項目不受待見也就不奇怪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