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游戲平臺的登陸界面,除了首頁封推的位置之外,其它地方的廣告位都是算法推薦呈現在玩家面前。
而且會有各種榜單曝光,下載榜單有周榜、月榜、年榜、總榜,還有評價排行榜等等曝光渠道。
此外還有競品k的流量扶持手段,新上線的游戲會放入一個流量池里進行第一輪曝光,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推薦步入玩家的視線里。
玩家收藏、下載該游戲越多,那么這款新游戲就能脫穎而出,并且進入下一輪更大的流量池進一步曝光,在一輪又一輪的k競爭中不斷擴大曝光度。
既是扶持,當然是針對那些中小型游戲制作公司、初創游戲制作公司。
那些游戲大廠,手握知名游戲打i的不需要來這里搶流量,因為他們本身就有著巨大的知名度,比如超級“年貨”使命召喚系列什么的。
競品k扶持是針對中小型游戲公司開發的游戲,他們沒有知名度,也沒有錢去做宣傳,但只要開發的作品優秀、好玩受歡迎,就能在平臺有出頭之日,甚至能夠誕生黑馬、爆款,一躍而成為頂流新秀。
這個超級游戲平臺誕生之后,可以給很多中小型游戲公司帶來更多機遇和可能性,以后國內的游戲開發商做出來的游戲沒人玩,再也沒法找環境的借口,沒能活下去就是自己的產品沒有被市場認可,是自己的問題也無法再甩鍋。
但也可以確定的是,以后必定會有初創型的第三方游戲開發商通過這個平臺崛起,方鴻就是期望通過這個平臺篩選出那些真正熱愛游戲的一批從業人士能夠發展起來,讓國產游戲崛起,讓國產游戲也能有自己的3a級精品大作。
只要開發的國產游戲好玩兒、受歡迎,能夠暢銷乃至被全世界的玩家追捧,文化輸出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同時也不用擔心會有初創公司崛起成為新的游戲開發巨頭,相反,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平臺方和第三方游戲開發商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態位,不存在競爭關系。
平臺內的第三方游戲開發商越多,平臺方的話語權就會越大,因為有你沒你這家游戲公司,平臺方都無關痛癢,但游戲開發商要是離開了這個平臺的支持,等于拒絕了幾億的游戲玩家群體,這是不可承受之重。
自然,平臺對于第三方游戲開發商的話語權分量就重了,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敢得罪平臺,平臺也就能夠輕松拿捏這些第三方游戲開發商了。
沒有我的平臺支持,你開發出來的游戲連接觸玩家的機會都沒有,你拿什么來跟我談條件有什么資格敢跟我大聲說話
雙方所處的生態位決定了平臺方必然是強勢的一方,其競爭者從來都不是第三方游戲開發商,而是另一個游戲平臺。
卻說此刻,方鴻把游戲訂閱平臺的大框架確立下來之后,他再度看向田嘉奕吩咐道“等那些第三方游戲開發商完成了并購就派人去跟索尼、微軟接觸,提起主機游戲端這一塊一起合作的邀請,讓s系列主機、xbox接入我的游戲訂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