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辰良頓了片刻再說道“當然,開始的時候得先讓他們火起來。但不能直接捧,而是先扶持有潛力的小電商公司,給他們強有力的支持,再通過這家小電商公司再簽一個主播,這個主播我們通過通過他簽約的小電商公司間接給流量、給支持,把他捧紅,捧得大紅大紫。之后就要大力猛踩這個主播的東家。”
“也就是說,通過社交網絡平臺在新媒體輿論上的統治級能量,一邊去支持頭部主播,一邊則是打壓這個主播的東家,出了什么事,在整個輿情宣傳上都是支持主播的,把有利于主播的事情放大,主播的聲音在平臺上讓更多的人看得見,不利于主播東家的事情也放大,東家的聲音給限流。”
余辰良有這樣的策略,也是基于現在的流量已經可以通過算法來精準控制了,換句話說主播與東家這兩方,誰的聲音大都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而是超級平臺的算法來控制,由此可見,哪個平臺更厲害是不言而喻的。
卻說此刻,方鴻沒有表露出什么明確的態度,只是言簡意賅道“接著說。”
余辰良接著思緒旋即說道“主播厲害了之后,主播以后都是個人,將來需要收拾的時候,肯定比像他東家那樣的企業,有一定資本的是好收拾多了。等他起來了以后我再收割,什么時候收割都行,至于前期還沒有到收割的時候,自然需要捧他切讓他賺得盆滿缽滿,因為需要主播的力量把直播帶貨做起來,從傳統電商那里把資源搶過來,讓大家都習慣買貨看直播。”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余辰良把如何通過社交網絡這個超級平臺從傳統電商那里把肉搶過來的思路全盤托出來,主線思路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就是利用社交網絡的優勢扶持主播充當線上買貨的意見領袖,以此搶占入口,這樣電商就算掛個鏈接入口也要掏錢。
而捧紅的頭部主播勢大之后可能不受掌控,或者不聽話了該如何收拾,余辰良也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思路其實也不復雜,先捧小電商公司,讓這家公司自己扶持代言人去臺前做帶貨主播,然后超級平臺力捧這個主播。
捧到這個主播的東家害怕關鍵人風險,就一定會擔心自家的主播勢大不受控制,非常害怕這個主播哪天被別人挖走后公司就一蹶不振,這就是所謂的關鍵人風險,為了解決這個潛在風險就一定會在內部打壓這個主播,不能讓他一家獨大。
如此,頭部主播與東家就一定會產生矛盾沖突,這個時候超級平臺就暗中拉偏架,繼續力捧這個主播,通過算法控制的流量,在宣傳上有利于主播的聲音放大,不利于東家的聲音限流。
當主播沒了東家的支持,就算這個主播勢再大也是一個個體,對于超級平臺來說以后有一萬種辦法收拾他,比如算法控制的流量給他長期限流通過時間消磨慢慢逐步邊緣化,扶持新的主播等等,那么多的法子總能挑出一個合適的來收拾他。
此刻,方鴻一言不發,但他心中也在思考一個事情。
直播電商這個事情要不要搞現在看來是必須要做出選擇了,但這個玩法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作為穿越重生過來的方鴻也是比所有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