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么一番折騰的「鮑迪奇號」無法全速推進跑路,而且船體還被撞出來一個洞,也不敢跑太快,萬一在回去路上自己沉了可就賴不著人家了。
直到自認為終于安全,對方不可能再追上來了之后,「鮑迪奇號」的船員們都松了一口氣,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劫后余生之感油然而生。
不過被這么折騰的「鮑迪奇號」返廠維修是肯定的,而且維修費用也不會便宜,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不太可能執行任務。
該船艦長也知道這次回去,自己也要吃不了兜著走,艦長的位置肯定是要被撤了,「鮑迪奇號」這次損失慘重,遠遠超過了十六年前那一次。
眾多潛航器、聲吶設備以及其它先進儀器設備都被洗劫一空,拆船錨之類的東西損失倒不大只是侮辱性極強,傳出去太丟人了。
但其它先進儀器設備就不一樣了,「鮑迪奇號」上面藏了一些老鎂搗鼓出來的新玩意兒,這次真的搞到不少好東西,價值不是什么船錨之類的能比的。
當此時刻,「鮑迪奇號」上的船員們全然不知他們這艘船的后邊,水下有一條仿生蝠鲼正一路悄悄地跟隨著,之前被漁船又是一頓撞擊、又是硬核登船洗劫把「鮑迪奇號」一頓折騰,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便是為了讓仿生蝠鲼隨后潛行追蹤埋下伏筆。
被這么一頓折騰使得「鮑迪奇號」現在也不敢航行太快,這就讓仿生蝠鲼確保自己隱蔽的同時能追得上。
仿生蝠鲼雖然隱蔽性能拉滿了,但也因此使其本身的航行速度并不快,這顯然是為了拉高隱蔽屬性犧牲了航速,因為仿生蝠鲼是采用滑翔和撲翼一體推進,所以航速不會太快,但也因此使得它游動的時候幾乎沒有噪音,聲吶探測也拿他沒有辦法,這便是此前在「鮑迪奇號」眼皮底下都沒能發現的原因。
此次悄無聲息跟蹤「鮑迪奇號」是軍方另有部署安排,這是一招連環局。
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
值得一提的是,仿生蝠鲼的定位并非是持續潛航追蹤,而是投放之后就慢悠悠靜悄悄地潛行進入指定海域并在其深水區域一直待機潛伏,不會到處動來動去的。
簡單直白的說就是一條仿生蝠鲼負責一塊水域,比如在一些關鍵的航道節點附近,亦或者一些熱點水域,到了之后在那默默地潛伏著。
這就讓敵人想要將之清除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就發現不了它,等同于大海撈針。
這種幾乎沒有噪音的深海幽靈雖然航速不快,但借助深水掩護下很容易悄無聲息的、從容不迫的突破敵人航母戰斗群的層層防御,依然可以伏擊敵方目標。
仿生蝠鲼的待機時間長,八十天那可就是接近三個月,平時能以滑翔模式一直處于待機狀態,能耗非常微小,后面的改進型目標是要把待機時長翻倍,也就是增加到半年的時長。
戰時則通過無人機或者衛星通信就可以輕松激活這些深海幽靈,長達40小時的撲動時間讓仿生蝠鲼擁有比智能魚雷還要大得多的伏擊范圍。
可以說,這種仿生蝠鲼就相當于是一種自帶動力的智能水雷,雖然這樣一條仿生蝠鲼的成本比智能水雷要高一些,但是憑借其更大的伏擊活動范圍可以做到更高的戰斗效能。
例如同樣一片海域,為了達到伏擊效果,可能需要部署1000枚智能水雷。
如果換成仿生蝠鲼這種自帶動力的伏擊神器,可能只需要20條或50條就夠了,綜合伏擊成本算下來是降低了十好幾倍,而且伏擊效果還更為卓著。
三天后。
當天上午10點半左右,馬高遠剛剛接通與方鴻的視訊連線便振奮地說道「方總,好消息,我剛剛從軍方
那里得知了一個重大好消息,仿生蝠鲼立大功了。」
此刻方鴻正在家中二樓書房里與馬高遠進行視訊通話,聽到此話不由得好奇道「怎么說」
馬高遠旋即說道「根據軍方人員透露給我的信息,就在三天前的海上有過一場激烈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