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同伴有心救治,都覺得無從下手,只能眼睜睜看著傷者臉色由紅轉白,不多時就流血流的只剩下抽搐的份了。
副官問劉永和“營長,我們要不要上賽電槍”
趙傳薪給背水軍的德造馬克沁重機槍,射程最大可達驚人的3000米,有效射程只有2000米左右,想要保證準確率,須得在1000米多才行。
其實日軍的120口徑克虜伯榴彈炮,射程和這差不多。
劉永和沉吟道“讓機槍隊想辦法繞到最前面,注意隱蔽。如果日軍的火炮隊打上來,在2里的距離內,不用聽令,直接開槍。”
他看著日軍前赴后繼,戰斗意識頑強的不像話,就想給自己留個后手。
第一戰,就算不是壓倒性勝利,至少要打的旗鼓相當,否則士氣怕是要嚴重受挫。
畢竟他們是防守方,兵力雖然差了一倍,但是有地利優勢。
如果這還守不住,他以后都沒法跟趙傳薪交代。
他的防備是有必要的。
日軍悍不畏死,而背水軍這邊死傷數目增加到一定數量后,炮火的密度明顯減弱。
劉永和拿望遠鏡看了看,見有許多人直接趴在掩體后瑟瑟發抖不敢冒頭。
他火冒三丈,卻又無可奈何。
有兩尊日軍的120口徑榴彈炮已經推到了合理射程內,他們的炮兵正在裝填彈藥。
這時候,
背水軍的機槍隊開槍了。
因為距離稍嫌遠了些,馬克沁重機槍的彈藥打在地上,明顯偏移了角度。
觀察手拿著望遠鏡指揮“向左偏移10度,向下壓5度,過了,再往回些,好了打中了,人仰馬翻啊”
然而,50發的供彈板也打光了子彈,重新上供彈板后,需要再次精調。
這就是趙傳薪出手和普通人出手的差距。
趙傳薪不需要觀察手,能瞬間校準。
在戰場上,這種差距可以是巨大的難以逾越的鴻溝,導致他的敵人欲仙欲死。
日軍那邊的機關炮也沒閑著,發現山上有重機槍陣地,立即調轉槍口,朝這邊開火。
背水軍的重機槍不多,只有兩挺。
其中一挺馬克沁重機槍隊,也同時朝日軍的機關炮開火。
馬克沁重機槍的子彈是792毛瑟彈,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比機關炮大一截。
一發流彈,打中了水冷套筒的圓形護盾,機槍手嚇了一跳,歪頭看看圓形護盾都被打歪了,將額頭抵在肩膀蹭掉冷汗,趕忙道“換陣地,上250發的彈鏈,媽的彈板50發不夠打,干死狗日的小鬼子”
戰斗持續了二十分鐘,日軍前沿的炮兵終于還是被打退了。
日軍的步兵端著三十式步槍,避免被炮火集火,分散開向上坡沖鋒。
背水軍的馬克沁需要兩個人抬著跑,而日軍的保式機關炮有輪子,他們四個人推著,健步如飛。
盡管累的好像隨時要斷氣那樣夸張的喘息,盡管不時地被背水軍重機槍掃倒一兩人,但他們就是不退。
反而是背水軍的機槍隊,拿厚厚的濕抹布墊著機槍,兩人扛著飛快的往后撤。
日軍見對炮對不到好處,便準備用豬突沖鋒來壓倒背水軍的士氣。
劉永和嘆息一聲“將炮往后撤,不能留給小鬼子,步兵補位,準備戰斗。”
雙方開始了常規的步槍攻防,不時地有人倒下,就再也沒起來。
劉永和也端著一把李恩菲爾德匣式步槍,他的槍法例無虛發,每槍必中。
背水軍戰士一看團長這般神勇,剛剛稍落的士氣有所回升。
西山坡上,吳祿貞緊緊的觀望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