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144路夜市。
或者說,這個詭蜮的核心。
微風刮過,一張剪報吹到面前。
-----------------
《“煙火”點亮故鄉夜:企業家自掏腰包建夜市,撬動家鄉旅游新支點》
此心安處是吾鄉。一位從■■山走出去的百萬身家的年輕企業家,卻選擇了用這樣樸素的“煙火氣”來回報故鄉。
近日由本地企業家■■■先生個人投資興建的■■■■夜市正式開業。它不僅照亮了村子里樸實的夜晚,更被寄予厚望,成為撬動家鄉旅游經濟發展的一個新支點。
“走得再遠,根始終在這里。”
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回鄉投資夜市的初衷,■■■先生眼中滿是家鄉情懷。
“雖然我的企業才剛剛起步,賺得也不算多,但我還是想快點回來報答鄉親父老。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現在,也希望能讓全國游客都來吃一吃我們■■山的百家飯。”
走進■■■■夜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的大牌坊,根據■■■先生表示,這是融合了他在城市里看到的最時興的網紅元素。
穿過牌坊,就是琳瑯滿目的小吃街,再往深處就是非遺匠心、音樂廣場等區域,相信等張羅起來的時候,定能讓游客從“可吃、可玩、可樂”等多維度感受到■■山的風土人情。
“這些年來,過境游,甚至星際游,但又有多少人關注我們本土風景?我希望這里能夠讓人慢下來、留下來,真正感受這里的夜晚和人情……”
-----------------
關鍵字眼都有黑灰遮擋。
而后面的已經被燃燒掉,什么都看不清了,但還有半張照片——
是一個看上去又高又壯還留著寸頭的男子正在和一個老農模樣的老漢握手,手里還一起捧著一個寫著什么夜市的牌匾。
“這長得倒是有些眼熟。”柳笙努力擠著眼睛辨認。
“世界”默默一嘆。
而喬語直接說出:“好像………就是那個燒烤店老板,還有螺螄粉店老板也長這樣。”遲疑道,“笙笙,都見了兩次了,你還是不記得嗎?”
嘯天這時候吠了幾聲。
似乎也是在疑惑。
“咳咳,這個照片太糊了。”
不過這下總算知道應該怎么走了。
雖然這些店鋪都黑漆漆的,一模一樣得讓人迷惑。
但如果按照那家店的方向去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回又是嘯天帶路。
走了幾步,嘯天又叼回來一張紙片。
又是一張剪報,標題寫著:
《■■■■夜市火災,是當地監管力度不到位,還是私人經營導致的悲劇?》
過一會兒又有另一片剪報:
《年輕企業家興建夜市,究竟是為了家鄉,還是為了自己?》
《情懷還是生意?起底“明星企業家”■■■的雙面人生》
《廢墟上的反思:鄉村振興,不能只要“煙火氣”丟了“安全線”》
看了看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這個夜市興建以后,這位年輕企業家不顧村委勸阻,執意要以城里市場化的手段經營,然而并沒有真的學習到城里的先進經驗,也沒有做好相應的監管措施,最終沒開多久,就讓整個夜市都落入火海之中。
柳笙皺了皺眉。
真的是這樣嗎?總覺得哪里有些古怪。
不過也很快可以獲得答案了。
過不了多久,終于看到牌坊的位置。
那只剩下一個巨大的黑色邊框,在黑夜中留下一道龐然又扭曲的黑影,想到前不久才見到這五光十色的樣子,此時看到是鮮明對比。
在牌坊不遠處,是黑暗中的一點亮光。
那是從一家店鋪中投射出來。
正是那家燒烤店。
周圍都是燒得焦黑的廢墟,唯有這家,還是那么明亮,像是沒有經歷過火災的模樣。
里面還是煙氣繚繞的,一道高大的身影在忙碌著。
撩開塑料簾子走入其中,油脂炙烤的香氣撲鼻而來,也終于看清,原來是一個沒有腦袋的人,正在烤爐前擺弄著一個個烤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