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之前也了解過你們對這些混混的處置方式,若是犯案不嚴重,多是把他們關起來,每日還要給飯吃。
他們也就是進牢房前受受罪,被打幾板子,時間長了,只怕還有那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故意犯罪想要混牢飯吃呢。
不過若是咱們增加一些處罰方式,既在朝廷律法之內,不需要有嚴重處罰,又能讓他們知道害怕,不就能減輕犯罪了
而且在牢房里,不僅僅要接受懲罰,還要教育他們,減少犯罪。”
“哦,什么樣的懲罰和教育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您看看,其實咱們麻河縣,處處都缺人手,但是衙門的錢用處多,還緊張,所以才一直沒有開展。
比如修橋鋪路,咱們這些茶山已經成型了,但是運輸還是個問題,那些偏遠的村鎮,牛車過不去的路段還要人工背出來。
若是咱們把路都修通了,那豈不是方便了,這些人可不就是免費的勞力,又不需要花費工錢。
每日按時按點,系好腳銬,讓人盯著,誰敢不動,我想,看守的人會有法子讓他們動起來的。
要是還有刺頭,路修好了還有橋,橋修好了還有水利,反正是不會有人手太多的情況的。
他們犯了錯,也不需要打板子,好吃好喝緩兩天,養好身子,再開始干活,咱們麻河縣的基礎設施就指望他們了。
至于教育的法子,那就更簡單了,只要是識字的,兇狠一點的,就能教。
每日給他們說犯罪的壞處,對于受害人的傷害,要做個對朝廷,對家人,對自己都有用的人。
內容不需要太多,但是每日都要安排半個時辰左右來學習,在干活之余,背下來每日學習的內容。
若是學不會的,邊干活邊背,什么時候背會了,才能休息。
這樣一來,雙管齊下,想來他們就會知錯了。”
青竹輕描淡寫地說完,仿佛是在說晚上喝水吃飯那么輕松。
冉老爹和冉從擇早就眼珠瞪大,連筷子都忘記放下了。
“要論狠,還是我家青竹厲害,你爹我都自愧不如,不過你說的這個法子很好,這就像是服徭役一樣,不過徭役那是朝廷要求的,這種可以由我們自己規定。”
冉老爹干笑了一聲,他也沒想到青竹說的法子這么具體,想想都知道那種絕望的感覺。
每日起來面對的就是背不完的書,做不完的活,即便是他們回家了,以后想起這段經歷來,只怕都會打寒顫。
冉從擇雖然沒有這么直白地說出來,不過對青竹的看法也差不多,狠,太狠了,比他讀書還狠。
“能想出這個法子的人不一般,狠得不一般”
翌日,左思右想都沒有好主意的縣丞和主簿都驚呆了,心里不約而同地這么想著。
不過大伙意見一致,都認為這種法子肯定很有效,雖然說是有點狠,但是執行起來積極得很。
衙門出了張告示,讓各村村長們叮囑自己村的人,一定不要犯錯,否則衙門會有懲罰。
不過卻又沒點出具體的懲罰方式,大家還以為又像以前一樣不痛不癢關幾天就過了。
于是那些人依舊抱著僥幸心理,將來往的客商當成肥羊。
不過這次他們可是踢到了鐵板上了,冉老爹早就派人盯著這些慣犯,一旦他們有什么舉動,立刻現場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