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消防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武器,“王教官在休息時間解釋道,“但水也可能成為敵人。使用不當的水槍不僅無法有效滅火,還可能導致火勢蔓延、建筑物坍塌或電氣火災惡化。所以,精確控制水流的方向、壓力和形態,是每個消防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新兵們認真聽著,不時點頭。昨天的廢墟參觀讓他們對火災的破壞性有了直觀認識,而今天的訓練則讓他們開始理解控制這種破壞需要怎樣的技能和努力。
訓練進行到中午,王教官提出了一個團隊挑戰:“現在,我們來進行一次小比賽。五人一組,使用高壓水槍按順序擊倒二十個目標,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這不僅測試個人技能,更考驗團隊協作。“
新兵們按照原有小組分工,迅速做好準備。第二小組——段景林、岳鳴、張勇、周林和吳克——站在起點,商量著戰術。
“根據剛才的表現,我覺得岳鳴在精確控制方面最好,“張勇分析道,“段景林和我在力量控制上不錯,周林和吳克可以負責輔助和準備下一階段。“
大家很快達成一致:段景林和張勇負責較遠的大目標,岳鳴專攻精確度要求高的小目標,周林和吳克負責調整水帶位置和水槍交接。
比賽開始后,第二小組展現出了良好的配合。當段景林控制水槍擊倒遠處目標時,岳鳴已經準備好接過水槍,瞄準那些需要精確打擊的小目標。周林和吳克則確保水帶位置合理,不會纏繞或阻礙移動。整個過程流暢高效,展現出了優秀的團隊協作能力。
最終,第二小組以3分42秒的成績獲得了第一名,比第二名領先了近30秒。
“恭喜第二小組,“王教官宣布,“你們不僅展示了個人技能,更展現出了優秀的團隊意識。在實際救援中,這種默契和配合往往比單純的個人能力更加重要。“
岳鳴興奮地擊掌慶祝,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段景林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他感到小組的凝聚力在這短短幾天內有了顯著提升。
午餐后,訓練內容轉向了更加復雜的裝備操作。林志強親自講解了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包括隔熱服、呼吸器、頭盔和通訊設備等。
“這套裝備看起來笨重,但在火場中,它是你們的生命保障,“林隊長說著,熟練地穿戴起全套裝備,動作流暢而準確,“一套標準的消防服重約15公斤,加上呼吸器和其他工具,總重量可達30公斤左右。在高溫環境中負重前進,對體能是極大的考驗。“
新兵們依次嘗試穿戴全套裝備。即使是經過軍隊訓練的他們,也感到這套裝備的重量和束縛感超出了預期。呼吸器的面罩限制了視野,厚重的手套降低了手指的靈活性,多層防護服則使得每一個動作都變得困難。
“現在,請嘗試在穿戴全套裝備的情況下操作剛才學習的高壓水槍,“林隊長指示道,“這才是實際火場中的真實情況。“
這一要求讓訓練難度驟然提升。剛才還能相對熟練操作的水槍,現在變得異常笨拙。視野受限使得瞄準變得困難,笨重的裝備影響了移動和平衡,而厚重的手套則讓水槍的精細控制變得幾乎不可能。
段景林嘗試了幾次,才勉強能夠在穿戴全套裝備的情況下保持水槍的基本控制。岳鳴則因為面罩起霧,一度完全看不清目標。其他新兵也紛紛遇到各種困難,現場一片混亂。
“別著急,“林隊長耐心地指導,“這是每個新隊員都會面臨的挑戰。適應全套裝備需要時間和大量練習。重點是保持冷靜,放慢動作,確保每一步都準確無誤。“
在林隊長和其他消防隊員的指導下,新兵們逐漸適應了裝備的限制,找到了在這種條件下操作的方法。雖然動作仍然笨拙,但至少基本功能可以實現了。
下午三點,訓練進入了最具挑戰性的環節——模擬火場救援。林隊長帶領大家來到訓練基地的核心區域:一棟專門用于訓練的六層建筑,內部模擬了各種火災場景。
“這棟建筑被我們稱為'火魔塔',“林隊長介紹道,“內部設有可控的火源、煙霧發生器和各種障礙物,能夠模擬從居民樓到工廠車間的多種火災環境。今天,我們將在三、四層進行搜救訓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