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眼前一亮:“對,我差點忘了這個通道。不過那條通道狹窄且老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風險總是存在的,“段景林堅定地說,“但現在這是最快的救援路線。“
陳國棟做出決定:“好,我負責將這名'傷員'送到安全區域,你立即前往四樓維修通道,準備接應趙晨和王杰。注意安全,隨時保持通訊聯系。“
段景林點點頭,立即行動起來。他快速但謹慎地穿過濃煙,找到通往四樓的樓梯。與此同時,他通過對講機指導趙晨和王杰做好準備,包括如何保護“傷員“和自身安全。
四樓的情況比三樓更加復雜。除了煙霧和有毒氣體,這里還模擬了多處火點,熱浪撲面而來。段景林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避開高溫區域,尋找那條關鍵的維修通道。
在四樓東北角,段景林終于找到了通往維修通道的入口——一個不起眼的小門,上面掛著“僅限維修人員進入“的牌子。他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狹窄而陰暗的通道,兩側是各種管線和電纜。通道低矮,幾乎需要彎腰才能通過。
“找到維修通道了,“段景林通過對講機報告,“開始穿越,預計五分鐘后到達西側。“
維修通道的通行比想象中更加困難。不時有模擬的水管破裂,噴出的水流讓地面濕滑;電纜偶爾發出噼啪聲和火花,增添了危險性;更不用說時不時傳來的建筑物震動,讓人擔心通道隨時可能坍塌。
但段景林沒有退縮。他一步一步小心前進,運用昨天學到的感知技巧,在幾乎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找準方向。當他聽到通道盡頭傳來輕微的敲擊聲時,心中一喜——那是趙晨和王杰在信號中提到的聯絡方式。
“我已經接近目標位置,“段景林通過對講機告訴陳國棟,“準備接應他們。“
維修通道的盡頭是一個通往西側走廊的小門。段景林謹慎地推開門,發現自己正位于趙晨和王杰被困房間的正上方。
“趙晨,王杰,你們在
“在這里!“趙晨的聲音從下方傳來,“天花板有一個通風口,可以看到你的燈光!“
段景林迅速找到那個通風口。確實,通過這個大約1米x1米的方形開口,可以直接進入下層房間。
“我需要擴大這個開口,“段景林判斷道,“然后通過繩索將你們和'傷員'拉上來。“
他立即行動起來,用隨身攜帶的救援工具小心地擴大開口,確保不會造成更多的結構損壞。同時,他與趙晨和王杰保持溝通,指導他們如何準備“傷員“和自身的轉移。
這個過程費時費力,但段景林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耐心和專注力。終于,開口擴大到足以通過一個成年人。段景林固定好救援繩索,將另一端扔下去。
“先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然后我們一起拉上來,“段景林指揮道,“之后你們兩個依次上來。記住,動作要輕,建筑物不穩定,劇烈震動可能導致進一步坍塌。“
在段景林的指導下,趙晨和王杰成功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然后,段景林用繩索將擔架緩慢而穩定地拉上來,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有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