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和隊友們不太熟悉,“秦淵對觀察員說道。
“也許是第一次配合吧,畢竟國際比賽和平時訓練不一樣,“觀察員不以為意。
比賽進行了一整天,烏拉國代表隊的成績不錯,特別是雨小明,在個人項目中表現突出。但秦淵的疑慮并沒有消除,反而更加強烈了。
比賽結束后,秦淵試圖接近烏拉國代表隊,想要進一步了解雨小明的情況。但他發現,雨小明和隊友們分開行動,這在團體參賽中是很不尋常的。
“一般來說,代表隊的成員會集體行動,共同參加各種活動,“一個有經驗的軍官告訴秦淵,“單獨行動的情況很少見。“
這個觀察更加堅定了秦淵的懷疑。一個真正的代表隊成員,不可能和隊友們如此疏遠。
當天晚上,秦淵決定采取更直接的行動。他通過特殊渠道,聯系了烏拉國的相關部門,想要核實雨小明的身份信息。
但得到的回復讓他大失所望:由于保密規定,他們不能向外國執法部門提供具體的人員信息。
“看來這條路走不通,“秦淵無奈地放下電話。
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了另一個辦法。如果雨小明真的是烏拉國特種部隊的成員,那么他的技戰術風格應該帶有明顯的烏拉國軍方特色。而秦淵在軍隊服役期間,曾經和來自各國的特種部隊進行過交流,對不同國家的作戰風格有一定了解。
他重新觀看了白天比賽的錄像,仔細分析雨小明的每一個動作。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
雨小明的戰術動作更像是美式或者以色列式的,而不是東歐國家的風格。特別是他的射擊姿勢和爆破手法,明顯受過西方軍事訓練的影響。
“這就證明了他不是真正的烏拉國軍人,“秦淵心中確定,“他的技能來源于其他地方,很可能就是那些國際雇傭兵組織。“
但問題是,這種技術性的分析很難作為法律證據,而且需要專業人士的認定。在目前的情況下,秦淵仍然無法對雨小明采取任何行動。
比賽的第四天,秦淵依然坐在觀眾席上,但他的注意力已經不僅僅停留在雨小明身上。通過這幾天的仔細觀察,他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判斷——雨小明確實不是真正的烏拉國軍人,更可能是被臨時雇傭來參賽的職業選手。
“你看那邊的烏拉國隊,“坐在秦淵旁邊的華國軍方觀察員張少校指著場地說道,“他們隊員之間的配合有明顯問題。“
秦淵順著他的手指看去,只見烏拉國代表隊正在進行團體項目的訓練。其他四名隊員聚在一起討論戰術,而雨小明卻獨自站在一旁,偶爾插話時其他人都要停下來仔細聽他說話。
“語言障礙很明顯,“秦淵點頭同意,“而且你注意到沒有,其他隊員討論的時候,雨小明經常露出困惑的表情。“
“對,就像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一樣,“張少校補充道,“正常情況下,同一支部隊的成員應該非常默契才對。“
秦淵掏出手機,拍下了幾張烏拉國隊訓練的照片,然后通過軍方渠道發給了一個在國外工作的朋友。這個朋友曾經在東歐地區執行過任務,對那里的軍事情況比較了解。
半個小時后,朋友回復了信息:“從照片上看,除了那個亞洲面孔的人,其他四個確實像是烏拉國軍人。他們的裝備、動作習慣都符合烏拉國軍方的特點。但那個亞洲人明顯是外來的。“
這個回復證實了秦淵的猜測。雨小明很可能是被烏拉國臨時招募來加強代表隊實力的外援,這在國際比賽中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看來烏拉國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不惜招募外籍選手,“秦淵心中暗想,“但這樣的做法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
然而,即使確認了雨小明的身份問題,秦淵仍然無法采取任何行動。在法律層面上,雨小明持有合法的烏拉國護照,是正式的參賽選手。至于他是否是臨時招募的,這屬于烏拉國內政,外人無權干涉。
就在秦淵思考對策的時候,場上的比賽開始了。今天的項目是城市反恐作戰模擬,參賽隊員需要在模擬的城市環境中完成解救人質、擊斃恐怖分子等任務。這是最能體現綜合實力的項目,也是觀眾最感興趣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