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要更加刻苦地訓練!“岳鳴重新振作起來,“等教官回來,我們要讓他看到我們的進步!“
“以前我們總覺得教官的訓練太嚴格了,現在才明白,那些訓練都是有道理的,“有人感悟道。
“是啊,教官每一個看似變態的訓練項目,都是在培養我們的某種能力,“另一個新兵附和道。
“我們要珍惜教官給我們的訓練機會,努力成為像他那樣的軍人,“岳鳴堅定地說道。
幾天后。
秦淵回到了新兵連。雖然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勝利,但他的心情并沒有因此而輕松。雨小明在比賽中的憤怒表情和最后的不甘眼神,一直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深夜,當新兵連陷入寧靜后,秦淵獨自坐在辦公室里,桌上攤開著一堆資料。這些都是他從各個渠道搜集來的關于五年前那起意外事故的詳細信息,包括警方的調查報告、媒體的新聞報道、當事人的證詞等等。
雖然張龍已經承認了殺人罪行,雨小明也在比賽中敗給了自己,但秦淵心中的不安感卻越來越強烈。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個案件還沒有真正結束。
“雨小明這樣的人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秦淵自言自語道,“他肯定還有其他的計劃。“
為了找到雨小明可能的下一個目標,秦淵決定重新梳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他拿起一份五年前的東山晚報,上面刊登著關于小雨觸電死亡事故的詳細報道。
報道的標題是大學生釣魚時意外觸電身亡,家屬要求電力公司承擔責任,配圖是小雨生前的照片——一個笑容甜美的年輕女孩,充滿了青春活力。
秦淵仔細閱讀著報道內容:
“本報訊,昨日下午,東山大學廣告專業學生雨小晴在東郊水庫釣魚時,因魚竿觸碰高壓線而觸電身亡,年僅23歲。事故發生后,死者家屬認為電力公司在水庫附近架設高壓線時安全措施不到位,要求電力公司承擔相應責任。
據了解,雨小晴當天與幾名朋友到東郊水庫進行釣魚活動,下午3點左右,她在幫助朋友拉魚竿時,不慎使魚竿接觸到上方的高壓線,當場觸電身亡。
死者父親雨建國表示,水庫周圍的高壓線距離水面過近,而且沒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電力公司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我女兒才23歲,剛剛大學畢業,本來有著美好的未來,就這樣沒了。電力公司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
東山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高壓線路是按照國家標準架設的,高度和安全距離都符合規定。而且水庫周圍設有'禁止釣魚'的警示牌,死者的行為本身就是違規的。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具體責任認定有待進一步確認。“
看到這里,秦淵皺了皺眉頭。從報道來看,電力公司的態度相當強硬,完全不承認自己有任何責任。這種態度很可能激化了死者家屬的情緒。
他繼續翻閱其他報道,發現隨著事件的發展,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雨小雨的父母多次到電力公司要求賠償,但都被拒絕。電力公司甚至雇傭了專業的律師團隊,準備與死者家屬打官司。
一個月后的報道顯示,死者家屬已經正式起訴電力公司,要求賠償各項損失共計一百五十萬元。而電力公司則堅持認為自己沒有責任,拒絕任何形式的賠償。
秦淵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所有的報道中,都沒有提到雨小明的存在。這很奇怪,按理說,作為死者的親哥哥,他應該會參與到維權過程中。但所有的活動都是由父母出面,雨小明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