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邦政府對你們的存在是什么態度?“秦淵關心地詢問。
“復雜,“陳志華苦笑道,“表面上他們不承認我們的存在,但實際上有時候也會默許我們的活動。特別是在打擊毒販和人口販子方面,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那您找我們是想要什么?“秦淵直接問道。
“合作,“陳志華的眼神變得堅定,“那些人口販子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您有專業的軍事技能和詳細的情報,我們有本地優勢和人手。如果合作的話,成功的機會會大很多。“
這個提議讓秦淵心動,但他也知道事情不會這么簡單。
“陳先生,我需要了解更多的細節。比如,你們的真實實力如何?與卡邦軍方的關系怎么樣?還有,你們為什么要幫助我們?“
陳志華點了點頭:“這些問題很合理。關于實力,我可以直接告訴您,我們有輕武器三百多支,包括自動步槍、機槍、甚至還有一些火箭筒。人員訓練程度雖然比不上正規軍,但都有實戰經驗。“
“實戰經驗?“
“主要是與毒販和其他犯罪組織的沖突。泰北地區情況復雜,我們為了自衛經常要與各種勢力打交道。“
“與卡邦軍方的關系呢?“
“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陳志華解釋道,“卡邦軍方對我們采取的是不支持、不反對、不干涉的政策。只要我們不威脅到國家安全,不與政府軍發生沖突,他們一般不會主動找我們麻煩。“
“那如果我們合作行動,軍方會干涉嗎?“
“這要看具體情況,“陳志華坦誠地說道,“如果行動規模不大,目標明確,而且是在打擊犯罪,軍方一般不會干涉。但如果鬧得太大,可能就會有問題。“
秦淵思考了一下,然后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陳先生,您還沒有回答我的最后一個問題。你們為什么要幫助我們?“
陳志華的表情變得感慨起來:“秦先生,我們雖然在卡邦生活了幾代人,但我們始終記得自己的根在哪里。“
“您是說...“
“我的爺爺是廣東人,抗戰時期逃難到卡邦。我的父親在這里長大,娶了當地華人女子,生下了我。“陳志華的眼神變得深沉,“雖然我生在卡邦,長在卡邦,但我體內流的是中華民族的血。“
“所以?“
“所以當我聽說有這么多華國同胞被人口販子拐賣,遭受非人的折磨時,我無法袖手旁觀。“陳志華的聲音變得激動起來,“這不僅僅是正義感的問題,更是血脈相連的情感。“
這番話讓秦淵深受觸動。海外華人華僑的家國情懷,在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而且,“陳志華繼續說道,“那些人口販子也是我們的敵人。他們不僅拐賣華國大陸同胞,也經常對當地華人下手。我們的組織成立這么多年,就是為了保護華人不受這些惡勢力的侵害。“
“您能具體說說你們掌握的情況嗎?“秦淵詢問。
“我們對那幾個據點都有了解,“陳志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小紙條,“這上面是我們掌握的一些情報,包括守衛情況、內部布局等等。“
秦淵接過紙條看了看,發現上面的信息確實很詳細,有些甚至比杰克提供的情報還要準確。
“您的情報來源是什么?“
“我們在各個據點都有內線,包括一些被強制工作但還沒有完全失去自由的人。他們會定期向我們傳遞信息。“
“那您覺得營救行動應該怎么進行?“
陳志華的眼神變得專業起來:“我建議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我們合作進行詳細的偵察,摸清所有據點的具體情況。第二階段,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包括人員分工、撤退路線等等。第三階段,同時對所有據點發動攻擊,迅速救出人質。“
這個計劃聽起來很專業,但秦淵還有一些擔憂。
“陳先生,我必須提醒您,這種行動的風險很大。一旦失敗,可能會引起嚴重的政治后果。“
“我知道,“陳志華點頭,“但有些事情明知道有風險也必須去做。那些被關押的同胞每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險。“
“您考慮過失敗的后果嗎?“
“考慮過,但我們已經準備好承擔一切后果。“陳志華的語氣很堅定,“作為華人,保護同胞是我們的責任。“
秦淵被陳志華的真誠所感動,但他還需要確認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