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的強度?“參觀團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表達自己的震驚了。
“野外生存訓練是什么樣的?“陳明華問道,雖然他已經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知道答案。
“就是在復雜環境下進行的綜合訓練,鍛煉我們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岳鳴簡單地說道,顯然不能詳細透露海島的經歷,“那次訓練讓我們所有人都成長了很多。“
“除了體能訓練,你們的其他訓練強度如何?“張志軍問道。
“射擊訓練每天至少三百發子彈,格斗訓練每次至少兩小時,戰術訓練會結合各種復雜地形,“岳鳴想了想說道,“心理訓練主要是各種壓力環境下的應對能力培養。“
“每天三百發子彈?“幾個軍官又是一陣震撼。
“我們裝甲兵一個月的彈藥消耗量也就這個數,“趙建國苦笑道。
“格斗訓練兩小時?還是在這種體能訓練之后?“陳明華也感到不可思議。
“那你覺得這種訓練有用嗎?會不會太累?“張志軍問出了關鍵問題。
“非常有用,“岳鳴堅定地回答,眼神中透著一種自信和成熟,“不僅讓我的身體變強了,更重要的是讓我的內心變強了。以前遇到困難,我的第一反應是害怕和退縮,現在我的第一反應是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而且,“岳鳴繼續說道,“秦教官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訓練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狀態。他告訴我們,軍人的使命就是在別人做不到的時候,我們能做到;在別人放棄的時候,我們堅持到底。“
聽到這個回答,參觀團的軍官們都沉默了。他們意識到,秦淵的訓練不僅僅是簡單的體能強化,更是一種全方位的精神塑造。
“謝謝你,小伙子,去吃飯吧,“趙建國拍了拍岳鳴的肩膀,聲音有些哽咽。
岳鳴敬了個禮,回到了自己的餐桌。
“現在我明白為什么這些新兵能有這種表現了,“張志軍若有所思地說道,“他們不僅僅是體能強,更重要的是精神狀態好,意志力強。這種精神面貌確實在老兵中都不多見。“
“是的,這種軍人氣質很純正,很正統,“陳明華贊同道,“沒有一絲嬌氣,沒有一點抱怨,有的只是堅定和勇敢。“
“問題是,這種訓練方法能復制嗎?“李德華提出了讓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我們能學會并推廣嗎?“
“從技術層面看,動作技巧、訓練程序這些都是可以學的,“張志軍分析道,“但關鍵是教官的素質和經驗,這個不是短時間能培養出來的。“
“還有就是訓練環境和氛圍,“林建軍補充道,“這種團隊精神和訓練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訓練方法,更是一種文化傳統。“
午餐結束后,參觀團要求觀摩下午的訓練項目。
秦淵有些猶豫:“下午的訓練可能強度更大一些,你們確定要看嗎?說實話,可能會比上午更...“
“更大?“參觀團成員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恐懼。
“比上午那種地獄般的訓練還要更大強度?“趙建國的聲音都在顫抖,“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是什么訓練?“陳明華小心地問道,仿佛害怕聽到什么恐怖的答案。
“綜合格斗對抗訓練,“秦淵平靜地回答,仿佛在說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格斗對抗?在今天上午那種訓練后,還要進行格斗對抗?“張志軍感到頭皮發麻,“這些新兵現在應該連站都站不穩了才對,還怎么格斗?“
“而且格斗訓練的受傷風險很高,“王海軍也表示擔憂,“在疲勞狀態下進行格斗,控制力會下降,很容易出現意外。“
“是的,“秦淵點頭,“我們認為,真正的戰斗往往發生在體能極限狀態下,所以必須訓練在疲勞狀態下的作戰能力。只有在最困難的時候還能戰斗的士兵,才是真正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