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團看到,經過了一整天魔鬼般的訓練,新兵們雖然累得不輕,但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軍人姿態。他們迅速整理裝備,整隊集合,等待最后的總結。
“今天有客人來觀摩我們的訓練,“秦淵對新兵們說道,“你們的表現為新兵連爭了光,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謝謝教官!“新兵們齊聲回答,雖然聲音有些沙啞,但依然充滿力量。
看到這一幕,參觀團的軍官們都被深深感動了。這些年輕的面孔上雖然寫滿了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和自豪。
“這種精神面貌太感人了,“王海軍感嘆道,“在經歷了這種訓練強度后,他們居然還能保持這種積極的精神狀態。“
“這就是真正的軍人精神,“李德華也被感動了,“不怕苦,不怕累,永遠保持昂揚的斗志。“
晚上,參觀團在新兵連的會議室里舉行了總結討論會。王連長和秦淵也參加了會議。
氣氛很沉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復雜的情緒。
“秦教官,今天的觀摩讓我們大開眼界,震撼到了靈魂深處,“趙建國首先發言,“你們的訓練水平確實達到了我們無法想象的高度,但我必須說,這種強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新兵訓練的認知。“
“是的,“陳明華接過話題,聲音有些沉重,“說實話,我們今天看到的訓練強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特種部隊的水平。這對普通新兵來說,不是要求高了,而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林建軍提出了更深層的擔憂,“這種高強度訓練雖然效果驚人,但風險也極大。萬一出現訓練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我們作為軍區的負責人,不可能承擔這種風險。“
“最關鍵的是,“張志軍作為訓練專家,提出了最現實的問題,“這種訓練方法根本無法在全國推廣。不是所有的教官都有秦教官這種神奇的能力,也不是所有的新兵都有這種超人的素質。如果強行推廣,可能會造成大量的訓練事故和人員損失。“
聽到這些直接的評價,秦淵沉默了。他知道這些軍官說的都是實話,也都是出于對安全和現實的考慮。
“各位領導的擔心很有道理,“秦淵誠懇地回應,“說實話,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的訓練方法確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風險性。“
“那你現在怎么看這個問題?“王海軍問道。
“我覺得,訓練方法可能無法直接推廣,但訓練理念是可以借鑒的,“秦淵想了想說道,“比如挑戰極限、團隊協作、心理建設等等,這些不需要特殊條件就能實施。“
“但關鍵是度的把握,“張志軍指出,“什么程度叫挑戰極限?什么程度叫過度訓練?這個界限很難掌握。“
“確實,“秦淵承認,“這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準確的判斷,不是短時間能掌握的。“
討論進行了很久,氣氛越來越沉重。大家都意識到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雖然秦淵的訓練方法效果驚人,但推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李德華總結道,“秦教官的訓練方法確實能培養出超級士兵,但這種方法無法復制推廣,那我們學習它的意義在哪里?“
“而且,即使我們想學,也學不會,“林建軍苦笑道,“這種訓練能力更像是一種天賦,不是通過學習就能獲得的。“
會議室里陷入了沉默,每個人都在思考著這個難題。
“也許我們的思路錯了,“王連長突然開口,“我們不應該想著復制秦淵的訓練方法,而應該從中吸取一些可以借鑒的元素。“
“比如呢?“張志軍問道。
“比如對新兵潛力的重新認識,“王連長說道,“也許我們之前對新兵的期望值太低了,可以適當提高一些訓練標準。“
“還有團隊精神的培養方法,“陳明華補充,“這個不需要特殊條件,任何單位都可以學習。“
“心理素質訓練的一些技巧也值得借鑒,“趙建國說道,“雖然強度達不到這里的水平,但理念是對的。“
“循序漸進的訓練理念也可以運用,“林建軍說道,“我們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適當提高標準,雖然達不到這種程度,但總比原地踏步強。“
討論到深夜,參觀團基本形成了共識:雖然無法復制秦淵的具體訓練方法,但可以從中學習一些有價值的理念和技巧,結合各自單位的實際情況,適度改進現有的訓練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