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很有意思,“秦淵對自己說道,“連性別都不確定,卻能夠組織如此精密的犯罪活動,他到底是什么人?“
“黑鴉,不管你是誰,我一定會找到你的,“秦淵在心中暗下決心。
審訊結束的第二天,秦淵一大早就來到了公安部的檔案室。他的腦海中一直回響著杜鵑昨天說過的話——黑鴉專門從事高價值藝術品和古董的盜竊,而且已經活動了至少兩年時間。
“既然是專業的大盜,那么過去肯定還有其他案件,“秦淵一邊翻閱檔案一邊思考,“像這種級別的罪犯,不可能只干一票就收手。“
檔案室的管理員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民警,名叫張師傅,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對各種案件了如指掌。
“秦教官,您要查什么類型的案件?“張師傅熱情地詢問。
“我需要查閱近三年來所有涉及高價值藝術品和古董盜竊的案件,“秦淵詳細說明需求,“特別是那些手法專業、組織嚴密的案件。“
“這個范圍很大啊,“張師傅思考了一下,“不過我可以幫您縮小范圍。按照您的描述,應該重點關注那些涉案金額超過一百萬,而且至今未破的案件。“
“對,就是這個思路,“秦淵贊同道。
張師傅在電腦上熟練地操作著,很快就調出了一個案件列表。
“您看,符合條件的案件總共有十七起,“張師傅指著屏幕,“我按時間順序排列了,最早的是三年前的一起古玉盜竊案。“
秦淵仔細查看著列表,每一起案件都有簡要的描述:案發時間、地點、被盜物品、涉案金額、調查進展等。
“張師傅,能把這些案件的詳細卷宗都調出來嗎?“秦淵請求道。
“沒問題,不過卷宗比較多,您可能需要一整天時間,“張師傅提醒道。
“沒關系,我有時間,“秦淵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秦淵埋頭在各種案件卷宗中。每一個案件他都仔細研究,分析作案手法、時間規律、銷贓方式等細節,試圖找出黑鴉可能留下的蛛絲馬跡。
到了中午時分,秦淵終于有了重要發現。
“這起案件很有意思,“秦淵指著一份卷宗對張師傅說道,“您看,兩年前的這起明代瓷器盜竊案,和我們現在調查的寶石案有很多相似之處。“
張師傅湊過來看了看,“確實,這起案件當時也引起了很大關注。被盜的是一件明代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價值超過三千萬。“
“關鍵是作案手法,“秦淵指著卷宗中的描述,“犯罪分子通過內部人員獲得信息,精確掌握了收藏家的生活規律,在最恰當的時機實施盜竊。“
“而且銷贓方式也很特別,“張師傅補充道,“通過海外拍賣行進行公開拍賣,給人一種合法交易的印象。“
“最重要的是,“秦淵繼續分析,“這起案件中也出現了多個身份不明的中間人,真正的幕后主使至今沒有查清。“
秦淵越看越覺得這起案件和黑鴉有關。無論是作案手法、組織方式,還是銷贓渠道,都和杜鵑描述的情況高度吻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