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泰寧有專門安排一隊人去找車,并且每日給各隊更新著最新的需求和消息,至今沒有找到車輛的下落,只能證明兇手對紫峰山的熟悉程度非常高。
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負責圖偵的隊伍,也沒有在各個路口卡點,發現柳景輝等人的車輛在連看了9天的錄像后,基本是可以證無了。
江遠又將自己在四號尸源上,發現的兩種鋸條的痕跡,說明了一番,接著強調道“我覺得兇手是換的很隨意的。并不是一根鋸條壞掉了,才更換。而且,他換了鋸條以后,鋸切的部分,都是偏于細致的從我的理解,如果條件不具備的話,他完全沒必要將尸塊分的那么小。”
“線索都很多了,但就是找不到人。”黃強民其實也有點煩悶。
參加的排查多了,就會發現,排查這一招,是真的非常有用的。一般來說,接近了嫌疑人,基本就能通過各種手段發現。
不僅僅是單純的排查到證據了,有時候刑警站到犯罪嫌疑人對面,都能問到他的“犯罪氣味”。
戰爭期間,受過特殊訓練的間諜,都不見得能躲過排查。
現在的社會氣氛固然是輕松了一些,但犯罪嫌疑人的訓練量也太低了。
在有這么多線索,這么多人的情況下,至今還找不到犯罪嫌疑人,越是精于刑偵的警務人員,越覺得渾身不舒服。
柳景輝當日,或許也是有類似的念頭吧。
說不定當時都有線索了。
“還有一點,我們當時說過”江遠看看黃強民,道“兇手很可能混在幫忙排查和搜索的人群里”
這也是江遠一定要真人過來的原因。
打電話,有些話題是不好說的。
黃強民嘆口氣,道“徐處也派人在查了,我在方金鄉也有注意。”黃強民嘆口氣,道“至少從戶籍等方面來看,還沒有發現。”
“有懷疑的名單的話,跟方金鄉這邊對比一下,還有騎摩托車,還有駕照的對比一下”
“有人在做了。”黃強民道。
“那就專注于摩托車,我覺得可以走訪的更細致一些。尤其是方金鄉內。”
“唔”黃強民有點遲疑。
一場命案,尤其是命案積案的偵破過程中,線索是層出不窮的。
問題是跟著哪條線索,更有可能找到兇手。
就像是江遠剛剛的有關于鋸條的線索,在黃強民看來,依舊是不足夠的。
客觀證據的部分太少,主觀臆斷的部分太多。
是否就要將尋找摩托車的范圍,放到方金鄉方圓幾公里內,再重新搜查一遍
黃強民一時間做不出決斷來。
江遠的態度就極其認真了,強調道“黃隊,現在就應該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摩托車的時候了,要是人手不夠的話,我可以跟著排查。”
“那你跟著老魏查吧。”黃強民對江遠的信任度還是相當高的,咬牙做了決定。
這再查一遍,說服工作肯定是要倍增了。不管是對警員還是群眾。
本章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