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選址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金縷道人在康王閉關的那段時間,也走了一下周圍,結合他自己調查得到的信息,初步選定要在中央山脈南麓,面朝第三戈壁找一座山峰。
這件事康王就幫不上忙了,因為中央山脈對他來說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位置,山脈之內第三戈壁也就是中央臺地,那是國防軍劃定的地盤,先鋒城如雨后春筍,依托水脈和前進營地,幾乎每周都有一個新建。
雖然現在不太平,但實際上只在民間層次上比劃,爭奪的甚至不是資源,而是人命。
自從那些雇傭軍和探險家從第二戈壁穿過中央山脈北麓登上臺地,搞出了第一個惡性事件之后,國防軍發重兵把第二戈壁和中央山脈的通路圍堵上了,這些亡命徒只能抱著他們穿越第二戈壁時劫掠的寶貝在臺地上亂竄。
現在炎黃江湖客已經打出火氣來,有些舍生忘死了,什么時候混亂能夠結束,就看這些人什么時候死干凈能活著走到第三戈壁的,實力相當不錯,也都是頑強堅韌之輩,即使被圍追堵截,也不見慌亂。
只不過他們還是處于劣勢,畢竟人困馬乏了,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什么正面沖突,這也是江湖豪客們上頭的原因,要是技不如人也就罷了,偏偏死于各種齷齪骯臟的陷阱,這實在令人難忍。
國防軍圍堵的,也不僅僅是第二戈壁的通道,通往第四戈壁的通道,也是把守甚嚴,甚至有專門的隊伍,清理時不時冒出來的部落。
這條路是當初康王下臺地的時候走通了的,一路攻城拔寨,給國防軍留下相當厚實的根基,隨后萬兵城建立,康王回身平定第四戈壁,也止步于中央山脈南麓,那時候他還沒有借口出兵荒原,面對此時已經灰灰的祖賓處于守勢。
如今第四戈壁雖然沒有建城,但是國防軍默認那是康王的地界,而康王對戈壁并不感興趣。
從杏兒仙給出的古代地圖上看,原本是沒有南部荒漠的,那里是雪山腳下,氣候宜人,但是哥布林太多了,又沒人管就多了一個荒漠,如果再不管,很快哪里就會變成沙漠了。
這塊地界康王是不打算讓出去的,而第四戈壁,國防局和他都覺的巴茲是個還不錯的人選。
在這種事務上,康王并不追求所有都是自己的,國府也是一樣,有些事,欲速則不達,招人耳目不是舒服的事,有個緩沖,多張皮遮一遮,事態會平穩許多。
本來康王并不打算過度擴張,但是蘇文錦帶來的消息,讓他重新開始思考自己的策略,畢竟平定一地,地球上就有一處地方沒有了隨機界門,這種事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但這個操作起來,就有很多問題。
所以在金縷道人跑去堪輿尋龍找山頭而的時候,康王又去找了蘇文錦他猜的沒錯,蘇文錦那個團隊,到他這來只是順便,確實也是新啟城的領導班子。
只能說,對策室果然厲害,把康王摸得挺透,知道隨便一逗就有料出來,反正這秘密也保不住多久,還不如自己任縣聽了,多少有個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