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噼里啪啦”
清晨,天才微微亮,伴隨著晨鐘作響,整個南京城翹首以盼的許多富戶便點燃了爆竹鞭炮,吵得人不可開交。
朱高煦昨夜飲了三斤酒,加睡得晚,這還沒睡好就被這鞭炮聲吵醒了。
好在他睡得比較快,等鞭炮聲過去后又勉強睡了一會。
只可惜今日畢竟是正旦新年,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第一天,因此那鞭炮聲總是斷斷續續的響起。
撐了許久,朱高煦終究是撐不下去了,只能頂著亂糟糟的頭發起身。
待他走主屋,卻是看到三個滿眼紅血絲的家伙已經在廚房燒熱水了。
“昨夜就不該喝這么多。”
朱高煦自嘲的說著,亦失哈他們三人也跟著點頭。
他們昨夜是了頭,倒是忘記每年正旦節都會鞭炮齊鳴一整天,吵得人睡不著了。
“我先洗漱換身衣裳去宮里拜年,你們若是稍許能睡下去就去睡覺。”
說罷,朱高煦試了試大鍋的水溫,取來葫蘆瓢打了兩桶水去后院洗澡去了。
等他洗完澡回來時,卻發現亦失哈他們三人也趁著鞭炮聲小了后回去補覺去了。
在廚房利用柴火的余熱烘干頭發后,朱高煦花費半小時忙碌,隨后才換了一身天青色的圓領袍,戴了烏紗帽。
不多時,他騎著赤驩往宮里去,等在西華門下馬時,卻已經是辰時四刻了。
正旦新春,朝廷是要舉行那一年唯有三次的大朝會的,因此他趕來的時間也巧,剛好是大朝會結束。
如這大朝會結束后,正常來說是諸親王郡王去華蓋、謹身殿偈拜皇帝,但對于老朱這個工作狂來說,他不可能浪費一天的時間去做這種事情。
因此,朱高煦才從赤驩馬背翻下,西華門的守將便提醒朱高煦可以直接去武英殿了。
老朱不僅讓兒孫前往武英殿偈拜,還規定了每批皇子皇孫拜年時間不能超過一刻鐘。
之所以設一刻鐘,還是因為有些皇子皇孫會介紹自己拜年帶來的禮物。
如朱高煦抵達武英殿門口時,便見到了許多帶著奴婢,而奴婢又帶著禮盒的皇子皇孫。
在人群中,他沒有見到朱高熾和朱高燧,倒是見到了韓王朱松和沈王朱模。
二人與朱高煦寒暄了幾句,又各自說了自己帶來的禮物。
韓王朱松帶來的是南海的珍珠,沈王朱模帶來的是云南的翡翠。
二人也沒有詢問朱高煦帶來的是什么,因為他們眼睛不瞎,朱高煦完全就是兩手空空來拜年的。
“高煦,我們一起進去”
韓王朱松瞧著排到了自己,便招呼沈王朱模和朱高煦一起進去,不過朱高煦卻搖搖頭
“我稍許一個人自己進去,有些事情得和爺爺說。”
“那也行”韓王朱松尷尬笑笑,隨后與沈王朱模一起拿著禮盒進去了。
只是他們沒撐到一刻鐘,只是過了一字時便空著手走了出來,出來時還與朱高煦打了聲招呼才離開。
瞧著他們離去,朱高煦自己一個人兩手空空的走了進去。
在他身后,許多皇孫都好奇他這個曾經的寵兒能呆多久,而朱高煦也在他們的好奇中走進了武英殿內。
他在這里見到了老朱,朱允炆及朱濟熺、朱高熾、朱尚炳等五人。
他們在理政,而曾經自己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如果沒有朱允炆,朱高煦也愿意一輩子在這里理政,可在老朱這里,朱允炆才是他的繼承人,而自己只是一個稍微優秀的孫子罷了。
繼續在這武英殿呆著,朱高煦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燕二子,渤海王朱高煦給爺爺拜年,祝圣躬安”
朱高煦入了殿便跪下五拜三叩,而他的出現也吸引了偏殿內所有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