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在哈剌兀的帶領下,兀良哈的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部之首。
因此,大明往往把三部籠統之地稱作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把三部駐地統稱為“兀良哈地面”。
兀良哈諸部在元代并不討喜,獲取的資源也極少,因此他們總是充當著投機者,時不時在明朝或北元身下注。
納哈出被擊敗后,他們在哈剌兀的帶領下接受明朝冊封,成為朵顏三衛。
然而當時被委任節制三部的前元遼王阿札失里并不滿意大明的安排,并在之后帶領本部兵馬與兀良哈三部南下寇邊,結局失敗。
這之后,兀良哈三部便徹底叛變大明,取而代之開始每年南下劫掠大寧與遼東,成為大明東北邊塞的邊患。
不過,叛變一時爽,下場亦凄慘。
自從背叛大明,兀良哈三部小到箭簇、大到甲胄糧食通通難以為繼。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通過扶持東北的女真,用他們來中轉牛羊馬匹販賣給大明,同時又讓他們從大明手中買賣一些貨物來養活兀良哈三部。
西陽哈就是接手這個中轉生意的人,但這生意沒持續太久就被大明發現,繼而斷絕了西陽哈的互市資格。
正因如此,西陽哈才屢次入寇。
他入寇不僅僅是為了他自己,還因為他身后的兀良哈諸部在不斷給他施壓。
大明是不可能與兀良哈三部互市的,但大明卻可以與西陽哈互市,只要西陽哈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原本這個價值已經被西陽哈通過這幾年的寇邊而展現出來,不曾想南邊來了一個朱高煦,就藩不到半年時間,就把哈剌兀手中的這個重要棋子給殺了,并且根據消息匯報,這個朱高煦還要在撒叉河重建肇州城。
朱高煦要是真的在撒叉河口重建肇州城,那無疑會極大限制兀良哈三部。
往近了說,肇州城重建成功,它將會把兀良哈三部的活動范圍從東西一千五百余里,縮小為東西八百余里,兀良哈三部會失去數十萬傾的草地牧場。
往遠了說,如果肇州城重建成功,并且還能長期維持下去,那它將會成為進攻兀良哈禿城的橋頭堡,因為從肇州城到兀良哈禿城,其距離不過七百余里,并且其中有四百里可以走水路。
盡管這條水路無法通行大船,但走一些百來料的小船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肇州城絕對不能重建,他們必須阻止朱高煦這一瘋狂舉動。
念頭通達間,四十來歲的哈剌兀也抬起了頭,露出了那隱藏在氈帽下的目光。
他掃視了一圈眾人,最后才緩緩開口“肇州城不能重建,我們也不能坐著干等。”
“明天開始派出哨騎南下打探消息,從大寧到肇州城,所有消息都得探明。”
“除了這一點,再告訴所有人,磨好手中的刀槍箭矢,是時候去南邊打打草谷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