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東江城,吉林城的春天自然比南邊的遼東來得比較晚,進入四月份,萬物才開始有春的萌動。
站在雞西堡城頭,周定眺望著才冒出綠色的吉林城,感嘆之余也將手中的兩份詔令雙手遞給了朱高煦
“殿下,這是朝廷的詔令,您請過目。”
“詔令”專心物資的朱高煦回過頭來,從周定手中接過了兩份詔令。
他先打開了第一份,而這份詔令對他來說無疑是一份驚喜。
老朱在關外增設了肇州所和安東所,這兩個所也就是兩千軍戶,代表老朱要移民起碼萬人來這兩座城池。
盡管兩個千戶所不是增設在吉林衛頭,但它們暫時歸自己節制,這也就代表自己手起碼能名正言順的調動八千人了。
當然,比起多出兩千兵力,他更在意的是這兩千軍戶的拖家帶口。
“軍戶什么時候能到”朱高煦來不及看第二份詔令,就高興的抬頭看向周定。
周定聞言也笑著說道“末將北時,便聽說金州衛已經接收了六百軍戶,想來應該六月就能抵達吉林城,剩余的一千多戶,應該在入冬前能達到。”
“好”聽到周定的話,朱高煦情不自禁的大笑起來,而周定卻笑道“殿下,您還沒看第二份詔令呢。”
“喔”見周定這么說,朱高煦也知道這第二份詔令多半是好消息,因此迫不及待的將其打開。
果然,當朱高煦瞧見里面的內容后,他立馬就高興的對左右的張純、亦失哈等人說道
“看看,我才說要在入秋前去收拾兀良哈,爺爺就給我差派了任務,還給我發了糧食,我們這次可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十萬石”張純瞧見了詔令的行糧數額,激動地話都說不出來。
旁邊的亦失哈聽到張純的驚叫聲,也連忙看去,見到后立馬笑道“殿下,這下我們可不缺糧食了。”
“呵呵”朱高煦笑道“糧食嘛,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他笑著將兩份詔令收起來,對周定詢問道“對了周千戶,這批軍餉動用了那么多民夫和挽馬車,不知輸送來了多少東西”
“這是文牘,您看看就知道了。”
周定收起了笑容,從旁邊的一名遼東兵卒手接過了文牘,轉而遞給了朱高煦。
朱高煦低頭一看,這次運來的東西是糧食一萬五千石,鐵料三千斤,豆料一千石。
按照這個數額,單單朝廷撥發給吉林城的軍餉和渤海王府的歲俸,就需要最少六個月才能運完。
朱高煦可等不了那么久,因此他對身邊的張純說道“你今夜調集所有挽馬車,帶一千兄弟和三千男丁,明日與周千戶一起南下,我可不想把糧食放在南邊太久,城里的男女老少還等著糧食吃呢。”
“得令”張純咧著嘴作揖應下,而這時瞧著場景歡快的周定也漸漸收起了笑容。
“殿下,除了這些事情,末將還有些事情得和您說。”
“你說”朱高煦還沒意識到會發生什么事情,轉頭之后瞧見周定收起笑臉,才察覺了一些。
他漸漸收起笑容,周定也拿出了一份五軍都督府下發的文冊。
“這是都督府對吉林衛弟兄們擢升的名冊,您看看吧”
周定一開口,朱高煦和張純、亦失哈幾人的笑容就全然不見。
似乎已經察覺到了不妙,因此朱高煦出手很快的將文冊打開,果不其然看到了一份份擢升和調令。
張純,神電衛指揮使
林粟,開平右衛指揮使
劉
薄薄的一本文冊,卻讓朱高煦的表情僵硬。
他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隊伍,居然在轉瞬間就要離開一大半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