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電衛老子不去”
一旁的張純聽到擢升文冊后,心里就有了想法,果然湊過頭來看到自己被調往神電衛后,他立馬就罵了出來。
雖然他不知道神電衛在哪,可他寧愿在吉林城當他的指揮僉事,也不去南邊當指揮使。
對于他的叫罵,周定權當聽不見,也眼神示意四周兵卒別說出去。
說到底,朱高煦對周定是有救命之恩的,如果朱高煦把周定臨陣脫逃的事情捅去,那他和他爹都吃不了兜著走。
周定不怕打仗,但他怕死。
次的局面,顯然是死局,如果不是燕王救場及時,渤海軍和沈陽中衛左軍千戶的弟兄們,起碼要死七成以。
周定不敢保證自己能活下來,所以才會慌不擇路的以求援作為借口逃跑。
朱高煦沒把事情捅出來,他就已經很感激朱高煦了,更別提朱高煦還將他求援的事情算了功績,使得他在這次擢升中,也混到了一個指揮僉事的官職。
如此一來,倒是周定羞愧了,心想平日能幫忙吉林城便幫些。
不過在他看來,吉林衛將領擢升,這對朱高煦來說應該是好事才對,畢竟這些人都是他的舊部,日后他們升了官,朱高煦在京中也就有人能幫忙說話了。
不得不說,周定想法是好的,可朱高煦卻很清楚,他壓根沒有等到林粟這群人升到京師的機會。
再過一年,朱允炆那小子就要對他們這群藩王下手了,這個時候被抽調走一大批骨干,對于渤海軍來說,打擊不可謂不大。
只是周定在面前,朱高煦自然不可能裝出不高興的模樣,因此他強顏歡笑的拍了拍張純等人
“你們能擢升也是好事,日后升了官,在京中也就能有人幫我說話了。”
“殿下”張純鼻頭一酸,他并不想離開吉林城,更不想離開朱高煦。
朱高煦幫他報了父仇,還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讓他從一個連千戶都不一定能成功承襲的少年郎,成為現在的指揮僉事。
這樣的恩情,他還沒來得及報答,就要被調走,他心何安
“好了,不要做小女兒姿態,你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不著急。”
朱高煦用手指了指文冊讓眾人去應天五軍都督府述職的時間,一旁的周定也笑道勸慰道
“張哥兒不用難過,你們去了南邊也有立功的機會。”
“南邊也不太平”朱高煦疑惑看向周定,周定聞言也轉身從另一名兵卒背著的斜跨布包之中拿出了厚厚的一疊邸報。
“南邊的事情太復雜了,我是說不完,您看了就知道了。”
周定將邸報遞給了朱高煦,朱高煦也順手接過。
不過他的心思并不在邸報,更不關心南邊發生了什么大事。
眼下的他,只是在想傅讓他們離開后,自己要花多長時間才能重新拉起一批骨干。
然而他雖然不想看,但當他瞥到邸報封面所寫的丁丑科舞弊后,腦中卻還是空白了片刻。
“我怎么把這事情忘了”
看到丁丑科舞弊后,朱高煦立馬對亦失哈說道“這里的事情交給你,我去箭樓看看邸報。”
他有些慌張,亦失哈見狀連忙應下。
張純還想說什么,但朱高煦卻抱著邸報往箭樓大步走去,不多時便消失在了張純視線中。
朱高煦已經顧不他們的情緒,他在走進箭樓后,立馬將邸報攤開,詳細的看了起來。
南北榜案,這是朱元璋執政期間的最后一個政治案件,但這個案件卻鬧得虎頭蛇尾。
對于南北榜案,朱高煦前世了解的也不多,如今卻從邸報中看到了個大概。
雖然整個案子還沒結束,甚至連一半都沒走過,但其中的各種事情,已經足夠讓朱高煦吃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