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以為老朱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但這次的南北榜案卻刷新了他對老朱的認知。
在邸報中,老朱一開始要求劉三吾、張信等人重新審卷。
可以說,他仍舊尊重了劉三吾對丁丑科舉的控制權,而他的意圖,朱高煦也能透過邸報大概猜到。
老朱不想搞南北內斗,所以想讓劉三吾選幾個入得了眼的北人取錄,但是劉三吾卻選擇與朱元璋對抗到底。
在朱高煦看來,劉三吾就是老壽星吃砒霜,嫌命長。
可是他詳細看了看前面的邸報,這才了解了劉三吾和他背后的勢力為什么敢和老朱對著干。
早前的邸報之中,朱高煦可以看出老朱的身體似乎并不好,因為他將武英殿的事情都交給了朱允炆,并且自己也很少出現在朝會。
老朱是一個工作狂,除非身體病到不行,不然他不會將這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別人,哪怕是朱標復活也不行。
他之所以這么做,只能說明他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情況不容樂觀
想到這里,朱高煦腦中出現了老朱那老而雄壯的身體,不知那具身體現在究竟何樣。
片刻的擔心過后,朱高煦繼續沉浸在了邸報之中。
說實話他還是不懂,為什么這群江南文人要在這種時候來惹老朱,明明他們只需要再忍耐一兩年,等朱允炆即位就可以掌握一切事情,可他們偏偏要玩火。
在邸報之中,朱高煦看到了老朱面對這件事時,一開始的反應也是對其妥協,基本承認春閨的殿試結果,只不過他想要稍作改變,糊糊面門給天下一個交代罷了。
結果南方官僚一看老朱妥協,立馬就想再進一步,而劉三吾和張修口中說“北方學子的文章多犯忌諱”就是他們更進的一步。
文字,這東西玩好了足夠弄出一場政變,而“北方學子文章多犯忌諱”這句話的打擊面可就廣了。
往淺了說,是這批通過鄉試的考生有問題,但往大了說,這些北方學子多犯忌諱就是北方整體存在普遍問題。
為什么多犯忌諱那肯定是你教的就不對。
為什么教的不對呢因為你北方的理學不正宗,受胡人影響深。
這么一說,那北方的私塾、官學是不是需要整頓
北方流行的理學和大儒,需不需要糾察
如果整頓了、糾察了,那自此北方文風不正,自然就沒有實力與南方士子爭奪進士名額了。
“真狠啊”
思來想去,總算想通一部分的朱高煦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他算是看明白了,得虧他出身就是宗室,不然他要是在大明朝當官,他遲早有一天得被這群人精玩死。
不過更讓他倒吸一口涼氣的,還是老朱的應對方式。
借著劉三吾和張信的話,老朱居然能順藤摸瓜的用劉三吾和張信的話來反駁對方。
劉三吾和張信說北方文章犯忌,那頂多就是指責他們沒有按照朝廷設定的路線走下去,但老朱呢
老朱直接反問二人,詢問他們說文章犯了忌諱,那北方在鄉試層層考試的時候,怎么就沒發現這些問題
是官員有意包庇,還是官員褻瀆職守
要知道,大明文官數量,江南占據六成位置,如果他們承認北方鄉試的官員有問題,那到時候倒霉的絕對是在北方當官的人。
如果說劉三吾他們牽扯的還只是考生,那朱元璋牽扯的可就是北方數千名官員了。
為了一次春閨的五十幾名進士,而將數百千的江南官員葬送,即便劉三吾敢點頭,他身后的那些人也不敢觸犯。
想到這里,朱高煦嘆了一口氣,他很清楚,劉三吾和張信那群人,很有可能要被他們身后之人拋棄了。
老朱的刀,估計快揮下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