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老子這樣防兒子的
朱棡攥緊了拳頭,胸口處也時不時發出刺痛。
自次與老頭子爭斗失敗而暈倒,他胸口時不時就會刺痛,但很快又痊愈。
這病癥,他也問過府的醫匠,但他們都說是自己氣到了根本。
“不能生氣”朱棡自我安慰,同時雙目微瞇“爹,您活著我什么都不會做,但您走了,就不要怪孩兒了。”
“這天下,本就是兄終弟及”
在朱棡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千里之外的南京紫禁城內,朱元璋卻是帶著三個孫兒了紫金山,來到了馬皇后的陵前。
他帶著朱允炆、朱高熾、朱濟熺三人為馬皇后香,盡管今日并不是馬皇后的忌辰,但他不知道怎么的,很想來這里看看。
坐在神道的樹蔭下,朱元璋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根登山用的木杖。
他雙手撐著木杖,看著不遠處的那三個孩子為自家妹子香,心頭總算感覺到了一絲親情。
耿炳文和郭英還在秦嶺平叛,他身邊沒個老兄弟,便是想說些話也沒有人。
這種時候,他不免有些想念朱高煦了。
他也不知道他為什么會想念那孩子,但就是會在很多時候,下意識的想到他。
“爺爺”
朱允炆的聲音把朱元璋叫醒,等他回過神來,他們三人已經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見狀,朱元璋緩緩起身,帶著他們往山下走去時,同時也詢問道
“你們三人,近日在武英殿理政,可曾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他邊說邊往山下走,朱濟熺聽到后也急忙表現道“遷移天下富戶的事情有些難,下面的許多官員陽奉陰違,還得是國子監的貢生們出面,才能順利遷移富戶。”
“只是這國子監的貢生,數量未免太少了。”
朱濟熺在感嘆,也是在抱怨,但對此的朱元璋卻像一個長者般,教導著他們道
“大開官學是好的,可以為朝廷培養人才,以防一些挾才自重。”
“只是你們了解過,這官學培養一名學生需要多少花銷嗎”
朱元璋不用回頭,他知道這三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孩子回答不出來。
在他的眾多子孫里,恐怕也只有已故的朱標,以及朱棡、朱棣、朱椿和朱有燉、朱高煦幾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果然,朱元璋猜的不錯,身后的朱允炆和朱濟熺、朱高熾三人支支吾吾,卻是回答不出來。
瞧他們這副模樣,雖然朱元璋不知道什么叫做“脫離民眾”,但他知道深宮大院的孩子很難理解百姓的苦痛。
“你們不關心這些事情,所以你們能問出這種問題”
朱元璋看了看遠處的南京城,緩緩說道“去年,禮部和五軍都督府先后奏,朝廷所開七百四十七處官學、衛學,開支一百七十六萬余石。”
“就這些,還只是學子們自己帶口糧、帶書本、帶紙筆硯墨的開支。”
“這么多”聽到老朱的話,便是朱高熾都忍不住吸了一口氣,朱濟熺和朱允炆雖然沒有他這樣的舉動,卻也瞪大了眼睛。
見他們這么不知民生,朱元璋有些失望,并繼續詢問“尋常一個人家想要供養一個孩子官學,每年要開出多少錢糧,你們知曉嗎”
“孫兒不知。”三人先后回應,朱元璋聞言也說道
“尋常百姓供養一個孩子讀書,且不提別的,單說吃飯,哪怕是個娃娃,一年也得吃去五石米,加其余的葷素油鹽,少說也需要二貫錢,這還僅僅是吃飯的開支。”
“再說其它,那讀書不是光需要吃飯,還需要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