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用茶五十余萬斤,得馬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八匹,其中兩千四百二十七匹可選入大教場,充為軍馬。”
三月十五日,當從西北返回的李景隆在武英殿內向著朱元璋等人匯報此次茶馬互市的成果時,朱高熾及朱允炆幾人都臉輕笑,顯然對此事十分高興。
唯獨朱元璋這個天下之主,面色有些沉重,但卻說不出來原因。
望著朱元璋沒有反應,朱允炆借著斟茶前,小聲詢問“爺爺,您不舒服嗎”
“沒有,只是有些心神不寧。”被朱允炆的聲音喚醒后,朱元璋隨口說了一句,便將目光放到了李景隆身。
對于這個外侄孫,他心里是十分滿意的。
盡管李景隆不如他的父親,可他的能力與才干依舊是當朝拔尖的那一批。
哪怕徐輝祖已經在西南錘煉了兩年半,可卻依舊差李景隆太遠,這點從這次李景隆主持茶馬司的互市就能看出。
在朱元璋心中,除去郭英、耿炳文這樣的老將,中生代與新生代的藩王、武官中,從到下分別是自家老四,沐春、李景隆、宋晟、吳高、以及自家老三。
若是再往下數,便是楊文、平安、陳瑄及朱高煦那小子了。
當然,在他心中,朱高煦還年輕,還未到定型的時候,還有可漲的空間。
不過即便他知道朱高煦的未來成就會很高,卻沒有想過防備他,只是盡量控制罷了。
畢竟在他看來,哪怕日后朱高煦成了氣候,可就憑他手中那點兵力,他實在想不到他能做出什么威脅到朝廷根本的事情。
眼下的大明藩王局面,丟到前朝的歷朝歷代,都是可以讓皇帝偷笑的局面。
比較西漢和西晉乃至隋唐的藩王力量來看,自己所締造的藩王體系都算不得什么有力量的勢力。
相比較西漢吳王劉濞那種統轄三郡五十三城,擁兵近十萬的藩王來說,統轄不過一個王府,三個護衛,兵馬數量連兩萬都達不到的朱棣、朱棡他們,簡直就是朝廷隨手可拿捏的程度。
只要給足將領信任,即便日后削藩出現了差錯,也不至于影響全局。
他如此想著,心里也輕松許多。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將日后的許多事情都做好了安排,只要朱允炆蕭規曹隨,大明朝還可再興旺一代人。
這次的兩千余匹軍馬入了大教場后,在京聽操的鐵騎數量也可以達到一萬了。
加各都司騎兵,仔細算來,朝廷也有三萬鐵騎,家底也算殷實了。
想到這些許多事情,朱元璋也放下了心中不安,將目光投向李景隆的同時,撫須開口“這次去西北,可曾發現有不對的地方”
“未曾有,那宋晟回了涼州后經營陜西行都司經營的不錯。”
李景隆如實回答,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次的南甸大捷沒有出現宋晟的身影。
由于瓦剌時常襲擊明軍在亦集乃的駐牧城池,因此朱元璋在去年九月將宋晟父子調回了西北,任宋晟為陜西行都司指揮使,以平羌將軍職坐鎮涼州。
現在聽李景隆所說,宋晟確實坐鎮涼州坐鎮的不錯,有他坐鎮的話,自己也就可以放心了。
“你這次去,可曾聽到了帖木兒的事情”
朱元璋眼下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朱高煦所說的帖木兒東侵一事。
只是朱元璋的詢問問出后,李景隆卻搖搖頭“未曾聽聞,不過那別失八里的胡人倒是加大了巡邊的力度,宋晟與臣說過。”
“嗯”朱元璋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有宋晟加陜西行都司的十二衛和四個守御所,哪怕有什么事情發生,想來那近三萬兵馬也能將其阻擋一陣,足夠支撐到四川與陜西兩都司出兵支援。
仔細想來,自己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唯一需要關注的也就只有西南的戰事,以及北邊巡邊的事宜了。
思緒此處,他便與李景隆說道“朕準備詔令燕王巡邊,不過這次主要以兀良哈諸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