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在揣摩,只是他想了一個午都沒有想出什么。
倒是在他揣摩的時候,千里之外的京城之中,朱元璋也忙碌結束了朱棡的喪事。
朱濟熺被派往了太原承襲王爵,武英殿內只剩下了朱允炆與朱高熾這兩個孫子輩的人。
坐在椅子,身穿素衣的朱允炆與朱高熾二人小心翼翼的看向自家爺爺。
在龍椅,朱元璋的身體比前幾日消瘦了些,讓人擔心。
只是即便身體如此,他依舊在結束喪事后前來操辦政務,好似要將悲痛化為力量。
在接下來的十數日中,朱元璋不厭其煩的每日前來武英殿,即便回了乾清宮,也常常處理奏疏至凌晨。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朱棡突然薨逝的消息也開始漸漸趨于平靜。
時間邁入四月,朱元璋在四月初三日召見了從廣西平叛結束歸來的楊文。
楊文這人雖然才四十有九,但曾經與馮勝征討西北,而后一直在南方執行軍務,并不出名。
直到洪武十七年,他才在隨傅友德征討云南之后,擢升為建昌衛世襲指揮僉事。
洪武二十五年,建昌衛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叛亂,楊文隨藍玉前往征討,戰后升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誥封驃騎將軍,并世襲指揮使。
洪武二十七年,因為朱高煦舉薦他平倭,因此他得到了更多登臺的機會。
他在廣西平叛期間,直接執掌的兵馬就達到了六萬之數,也因此他算是擠進了大明武將的權力中心。
興許是看著楊文在廣西搞改土歸流弄得不錯,因此他今日特地召來了楊文。
楊文長相平平,但朱元璋卻能看出他十分沉穩,因此在楊文五拜三叩起身后,他對楊文開口“朕子燕王在北平,而北平又為中國之門戶。”
“如今召你來,是希望你能以總兵官的身份前往北平參贊燕王,同時從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并燕谷寧三府護衛中選揀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前往開平北邊。”
“你以為如何”朱元璋詢問楊文,或許是因為朱棡身死,因此他加快了原定七月北巡的腳步。
“陛下指派,臣定當盡心盡力”楊文沒有什么多余的話,只是低頭作揖,應下了這個差事。
見他沒有什么要求,朱元璋也很是滿意,詢問道“你舊部人馬,可隨意調遣,只需給朕擬個名冊便足夠。”
“末將領命”楊文沒有拒絕朱元璋的好意,畢竟他從未在河北一帶領兵打過仗,沒有自己熟悉的人手,確實很難節制大軍。
只是他才作揖,朱允炆便皺了皺眉,因為他如果記得不錯,楊文手下似乎有幾個與朱高煦親近的人。
他仔細想了想,很快便想到了那兩人,因此笑著開口道
“楊都督北與四叔巡邊,北方大勢便可安定了。”
“不過,近來又有倭寇從南邊尋來,在廣東雷州一帶作亂,若不加以遏制,恐怕又會復早年倭亂。”
“聽聞楊都督麾下楊俅父子二人是水戰悍將,不如將二人委派兩廣,率水師平倭如何”
朱允炆一邊說,目光卻時不時偷窺著自家爺爺。
見自家爺爺無動靜,他便更自信的看向楊文了。
倒是楊文聽后沉吟片刻,隨后才道“楊俅父子確實是水戰悍將,只是平倭的話,楊俅或楊展任意一人便可。”
顯然,楊文對于這兩個與自己同姓,并且還隨著自己從浙江打到廣西的部下還是很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