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俅老成些,便派他任兩廣水師指揮使平倭吧。”
關鍵時刻,朱元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朱允炆聞言也沒有再說什么,楊文也松了一口氣。
“你去了北邊之后,一切號令皆由燕王定奪,你只管奉行便可,切不要有疑心,好好與燕王學學如何對付北虜。”
“臣領命”楊文作揖回禮,朱元璋也擺擺手“你準備準備,本月就出發吧。”
見皇帝這么說,楊文也在一句“臣告退”后離開了武英殿。
只是,他才走不久,武定侯郭英卻出現在了武英殿門口,這讓朱允炆與朱高熾臉流露詫異。
“臣郭英,參見陛下、太孫、世子”
朱元璋體諒郭英,因此他不必五拜三叩,只需要作揖便可。
在他起身后,朱元璋沒有與老兄弟寒暄,而是交代了召來他的原因
“朝廷雖然太平,而胡虜也遠遁久矣,但說到底胡虜還有兵力騷擾邊塞,因此不可不防。”
“今日召你前來,是任命你為總兵官,率都督劉真與吳高二人領遼東都司除守備外軍馬步兵,與遼王共同前往全寧衛,擇險要屯駐堤備,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制”
朱元璋的話,讓朱允炆心里一沉。
如果說前者派楊文協助朱棣節制兵馬他還可以接受的話,那派郭英帶遼王參加北巡,同時聽從朱棣節制,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郭英這人的三女嫁給了遼王朱植,長孫女則是嫁給了渤海王朱高煦。
如今他要是去了北邊,與朱棣這個親家結好,那自己日后削藩
朱允炆心情漸漸不好了起來,至于郭英倒是沒想那么多,面對朱元璋的旨意,他只是詢問一句“臣請問何時前往遼東,又何時率兵出塞屯駐”
“盡早動身,最好在五月出兵,那個時候高煦那邊應該已經積雪融化,可以出兵了。”
“臣領旨”見朱元璋交代,郭英接旨退下,朱元璋也在他走后,將目光放到了桌的奏疏。
想了想,他讓太監取來紙張,自己提筆在紙張寫下了一份家書。
朕觀成周之時天下治矣,周公猶告成王曰爾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
今雖海內無事,然天象示戒,夷狄之患豈可不防
朕之諸子,汝獨才智克堪其任,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內非汝而誰
已命楊文總北平都司行都司等軍,郭英總遼東都司并遼府護衛,悉聽爾節制。
爾其總率諸王,相機度勢,用防邊患安黎民,以答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洋洋灑灑百余字,盡是對朱棣的交代。
待朱元璋寫完,他看向了朱高熾“此信算是家書,你派王府護衛送與你父親吧。”
“孫兒領命”朱高熾畢恭畢敬起身,來到龍案前接過了家書。
望著那份家書,朱允炆十分不舒服,但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朱高熾拿著家書走出武英殿。
他以為自家爺爺會對自己說什么,可出乎他的預料,朱元璋在寫完家書后,便全身心繼續投入到了政務的處理。
至于那封家書,則是在經過幾日的奔波后,被燕府護衛送回了北平的燕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