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九,當黑龍江的冰面化凍,朱高煦率十余艘馬船逆流而,往吉林城而去。
期間,朱高煦在安東城停留了一下,下船看了看陳昶將安東城經營的如何。
陳昶沒有讓他失望,整個安東城的經營十分不錯,并且由于阿者迷地面的許多女真人出山接受招撫,安東城的防御壓力銳減。
為了執行朱高煦的女真漢化政策,他此刻正在率領軍民修建衛學。
這衛學一旦修建起來,全城十五歲以下的女真孩童都會接受漢化教育。
不過,這么一來,朱高煦也就有了新的問題。
不止是黑水城,就連安東城和吉林城都需要大量的吏目來進入衛學教學,而且這次需要的數量不少。
原本的好心情,因為陳昶的這句話而被破壞,但朱高煦并未表露。
沒有錢糧人才,他不應該怪下面的人,若是只知道怪下面的人,他與明末那幾個不敢擔責任的皇帝有什么區別。
招撫命令是他下達的,他早就做好了接受后果的準備,只是他沒想到招撫工作居然那么順利,招撫了那么多人。
興許是感受到了肩頭的擔子更為沉重,朱高煦在安東城倉促逛了一個時辰后,便返回了舟船,繼續向吉林城進發。
在返回吉林城的水路,他已經想到了自己抵達吉林城后,會面對怎樣的財政壓力。
四月十三,他的舟船路過了曾經的雞西堡,如今的雞西關。
似乎是見到了他的大纛,雞西關內外忙著開荒的許多兵卒與百姓紛紛朝著舟船打招呼。
朱高煦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能看到自己,走到船舷一旁便與他們招手以示招呼。
不多時,舟船越過了雞西關,來到了被開墾了近乎七成的吉林城中灣。
朱高煦簡單看了看中灣的開墾情況,便將目光投向了北邊的北灣和南邊的南灣。
南灣牧場,不少軍馬在柵欄背后低頭吃草,亦或者交配、奔馳。
北灣澤地邊,許多牛羊低頭吃草,與遠處的白山黑水形成了一幅畫卷。
望著這一切,朱高煦心中的驕傲不用言表。
吉林城的矗立,便是他來到大明這幾年最大的功績。
擁有數十萬畝田地的吉林四城,是朱允炆都不舍得拋棄的存在。
有這個基礎在這里,即便自己靖難之役失敗,大明也能鞏固遼東,開拓東北。
只要吉林四城還在,自己的功績就無法抹去。
“噔”
不多時,舟船靠岸,班值吉林碼頭的百戶官率兵迎接朱高煦。
“殿下千福安康”
百戶官見朱高煦下船,連忙帶領眾人作揖行禮。
朱高煦走到碼頭,看了看正在碼頭忙著裝載糧食的許多女真民夫,不由好奇詢問“我還未下令,怎么就開始為舟船裝糧了”
面對朱高煦的疑惑,百戶官解釋道“末將也不知道,只知道剛才有塘騎往遼東來,隨后亦掌印便下令糧食裝船,準備運往肇州。”
“肇州”朱高煦更疑惑了,不知道亦失哈葫蘆里賣這什么藥。
“讓亦失哈來王府找我。”留下一句話,朱高煦便從碼頭處牽出一匹品相不錯的挽馬,乘騎著往渤海王府去。
一路,許多百姓認出了朱高煦,紛紛在田間跪下磕頭,以示尊敬。
哪怕朱高煦三申五令的不讓百姓跪下磕頭,可百姓們依舊如此,所以朱高煦也就放任他們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