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聽到了嗎”
朱元璋的聲音再度響起,目光直插朱允炆。
顯然,他剛才詢問朱高熾,為的就是讓朱允炆知道藩王們的態度。
“孫兒,聽清楚了。”
朱允炆低頭作揖,朱元璋見狀示意他前,待他走到近前后,朱元璋才繼續交代道“伱若繼了大位,當好好待你的叔叔與弟兄們。”
朱允炆聽完后,張嘴想問點什么,但最終沒有說出來,只能回應“孫兒知道了。”
“好好好”
朱元璋一連說了三個好,然后在朱允熥的攙扶下,躺回到了自己的拔步床。
望著躺下的朱元璋,朱允炆說不出是什么心情。
為了整理心情,他將身心投入到了那一份份奏疏。
倒是在他處理奏疏時,朱高熾這個在武英殿內待了三年的燕世子,也心情凝重了起來。
當然,他并不是因為擔心朱允炆削藩而難受,而是因為朱元璋。
與朱元璋相處的這些年,他可以感受到自家爺爺對自己的關愛,盡管或許在他眼中,自己不如高煦,可他還是將燕世子的位置給了自己。
為了避免兄弟鬩墻,他還讓高煦出走就藩,杜絕了燕府內斗擴大。
一想到他那滿頭白發,朱高熾便忍不住鼻頭一酸。
難受之余,他心中更是想到了朱高煦“不知老二與父親知道這消息后會如何”
“殿下千福安康”
在朱高熾想到朱高煦的時候,朱高煦也在幾乎同一天等到了朱棣的二十余萬人馬。
他率領數百騎兵出城十里,在一字時后便見到了朱棣與朱權,并見到了郭英、劉真、平安等熟人。
“小子,拜見父親、十七叔、岳祖父”
翻身下馬,一身鴛鴦戰襖的朱高煦對著眾人作揖。
他并不認識朱植,所以沒有貿然稱呼。
“好小子倒是高大了不少”
朱權與朱高煦并肩作戰過,十分佩服他,因此第一個翻身下馬,將他扶起來的同時,不由得感嘆了一下他的樣貌。
十九歲的朱高煦,已經接近身體的完全成熟了,那幾近兩米的身高,以及衣服下那鼓起來的身材,給人的壓迫感不言而喻。
饒是平安與楊文、劉真這種身經百戰的勇將,在下馬與朱高煦對視時,都會本能的覺得他十分危險。
當然,他的身材并不像后世健身者一樣看去那么夸張,不然以郭琰的小身板,恐怕新婚之夜就是絕唱了。
“哈剌兀跑了嗎”
朱棣滿腦子都是在想著怎么打仗,雖然對于朱高煦生得魁梧高大十分高興,但他更關心哈剌兀的去向。
“應該跑到兀良哈山去了,父親不如在這里先扎營,派出塘騎打探哈剌兀奔逃方向。”
朱高煦開口建議,可朱棣卻在他開口建議的同時感覺到了不對勁。
通過朱高煦前幾次出兵作戰,他很早就意識到了朱高煦比他還要了解關外和漠東,因此如果哈剌兀真的北逃了,那朱高煦根本不需要派出塘騎,他完全猜到哈剌兀逃走藏身的地方。
這一刻,他腦中響起了姚廣孝的那些話。
“陛下時常將你提在嘴邊,倒是你與琰兒婚娶兩年有余,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
朱棣還在想朱高煦的變化,可郭英卻沒想那么多,他與朱高煦雖然也要避免親近,但那是公事,家事還是可以聊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