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見到了朱高煦,紛紛點頭示好,并坐在了他身后的三個位置。
一時間,殿內便坐下了連帶朱高煦在內的十三人,這十三人,也基本就是能參與會議的藩王、將領了。
“俺爹的意思說的很明白,那就是最好這一次就把兀良哈這群娘賊趕去漠北,然后讓俺家老二在漠東興屯墾,如此才可保護大寧與遼東轉兵為農。”
朱棣的發言,還是一如既往的鄉土氣息十足,盡管已經在記憶和現實中聽了多年,可每次傾聽,朱高煦都覺得挺有樂子的。
“俺已經派了塘騎搜尋哈剌兀他們的蹤跡,一旦搜尋到了蹤跡,便要大軍北,教他們知道俺們漢人的厲害。”
“眼下到了兀良哈禿城,便以此城作為糧草存放的地方,十五弟與吳高你二人留守看守糧草,十七弟與老二你們兩人各自戒指本部騎兵,保護民夫運送糧草給大軍。”
“這次出兵,武定侯與平保兒率全軍兩萬三千馬步兵作為前鋒,俺與朱能、張玉、丘福作中軍,楊文與劉真、卜萬你們做后軍。”
“是”聽著朱棣的安排,眾人皆沒有什么異議。
郭英雖然老邁,但他當年可是與王弼一同搜尋北元,并成功搜尋,直搗元廷,創造捕魚兒海大捷的兩位先鋒之一。
別說眾人,便是朱棣自己都不敢質疑郭英。
搞后勤的功勞低,讓升無可升的朱高煦、朱權、朱植來做正好,而吳高則是因為與諸將關系不好,即便放在兀良哈禿城也沒事,反正只要戰事結束后,把功勞給到位就行。
中軍都是燕府的人,方便朱棣自己指揮。
后軍是剛到北方的楊文,以及連續兩年立功,很難升賞的劉真和卜萬。
可以說,朱棣的安排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在人情世故都拿捏的十分到位。
單說這一手,就足夠朱高煦好好學學了。
“這老頭,果然心眼不比我少多少。”
朱高煦聽著朱棣那一口一個俺的自稱,只覺得他十分腹黑。
在他這么覺得的時候,朱棣也繼續安排著行軍路線和三軍布置,不過這些東西朱高煦都沒有認真聽,因為他知道這次北征也就到此為止了。
因此當所有事情說完后,隨著眾人退場,朱高煦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沒有離去的意思。
朱棣也看到了朱高煦的舉動,因此在眾人離場后,他走下主位,坐到了朱高煦旁邊。
“老二,你是不是有事情要與俺說”
朱棣那梭黑的臉一笑起來,頓時露出兩排大白牙,看去人畜無害。
就這演技,難怪前身會被他一個個大餅給套牢,畢竟誰會懷疑這么個憨厚爹呢。
不過,前身是前身,自己是自己。
這輩子,自己可不會再吃這大胡子的大餅了,因此他坦誠布公的詢問朱棣“父親北前,可有從京城收到了什么消息”
“消息”朱棣愣了愣,想到了自家父親給自己寫的家書,于是笑道“你爺爺倒是給俺寫了家書,叫俺好好看著弟兄子侄們,好好防備北邊的胡兵。”
“父親沒有多想嗎”朱高煦轉過身來,與朱棣四目相對。
“想什么”朱棣還真沒多想,畢竟自家父親安排的事情,他向來是按部就班的聽話安排。
面對朱棣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表情,朱高煦的臉色漸漸黑了下來,凝重著開口“可是兒子得到消息”
“爺爺,怕是快不行了”
明太祖實錄“閏五月,不豫,召建庶人與侍郎黃福、尚書郁新,言天下未安,當以燕王如成周之周公,不可輕慢也。渤海才智克勘,安治黎民,善用之”
渤海紀事本末“閏五月丙辰,與太宗會獵兀良哈禿城,入殿交言,太宗不悅而出。”
明世宗實錄“閏五月,北巡備邊破兀良哈禿城,太宗率兵抵,入城大喜,與淇國公、成國公言,世子羸弱,不似二子類我,若世子不堪,爾等俱當以二子為主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