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五軍都督府那邊的文牘中也注明,其中有三個千戶約一萬余七百人都是調給吉林城的,必須在吉林城當值。”
亦失哈在紫禁城待了十幾年,他自然聽過許多摻沙子的事情。
只是如此明目張膽的摻沙子,他還是第一次見。
“看樣子,南邊的那位已經等不及了”
朱高煦眺望遠處的吉林城,輕聲呢喃開口。
“南邊陛下嗎”顯然亦失哈還不知道朱元璋已經崩殂的消息。
“南邊沒有邸報送來”聽著亦失哈居然還不知道朱元璋崩殂的消息,朱高煦皺眉看向他,亦失哈卻搖了搖頭“未曾送來。”
亦失哈的話,讓朱高煦嗅到了不對勁。
大明對于文武諸司衙門的官制公文與邸報都是有時間限制了,從京城到全國各省直屬府、州衛、所的“限到”時間是十分嚴苛的。
從京城到十三省布政司衙門和諸省都司衙門、宣慰司衙門的時間都是規定好的,只能快不能慢。
如河南、山東、湖廣、江西、浙江這些臨近應天的三司衙門,那基本規定在二十天以內必須傳達到位。
如北平、陜西、福建,則是要求在三十天以內。
至于更遠的兩廣、云南和陜西行都司、遼東等地,基本是四十天到一百天不等。
如果是皇帝崩殂這樣的加急文書,那即便是相對來說遙遠的云南,也頂多二十日就能收到消息。
像遼東,基本也就十五天就能收到消息,而自己的渤海最長也不過二十天左右罷了。
老朱如果和歷史一樣在五月初十崩殂,那按理來說消息應該送抵吉林了才對。
“難不成爺爺沒死”
一想到老朱有可能沒死,朱高煦便覺得頭皮發麻。
如果老朱沒死,那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在玩火自焚。
朱高煦不害怕對陣幾十萬南軍,他害怕的是朱元璋麾下的幾十萬南軍。
如果是朱元璋統籌,耿炳文、李景隆指揮,那別說六十萬南軍,就是二十萬南軍,自己和老爹朱棣也不一定能吃得消。
想到這里,他手心冒起了汗。
只是轉念一想,老朱都那么大年紀了,即便再能熬,也熬不了太久了,自己大不了繼續裝下去便是。
用手指揣摩了一下冒汗的手心,朱高煦便安定了下來,并對亦失哈吩咐道“你挑幾個人去找周定,南邊應該發生了什么事情。”
“是”亦失哈還以為朱高煦在說南邊廟堂出現了什么事情,因此頷首答應了下來。
“黑水城的東西制作如何了”
朱高煦再度詢問,亦失哈則是看了看四周,見沒有人跟來,他這才壓低聲音“小的物件最多在入冬前就能弄完,大的物件最遲到開春就能鍛造。”
他用了鍛造一詞,顯然是在說野戰炮。
野戰炮與艦炮,這是朱高煦能否快速拿下遼東的關鍵,朱高煦十分心,因此吩咐道“事情盯緊些,另外別讓南邊來的四個千戶知道這件事情。”
“那三個千戶要調來吉林嗎”亦失哈面色擔心,可朱高煦卻淡然點頭。
“他們來就讓他們來,我倒是要看看他們來到吉林城后,能鬧出什么花樣。”
“哪怕要鬧事,也得問過吉林城十萬軍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