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摸清楚后,日后朱高煦想要進一步深扎漠東一帶就輕松許多了。
只要日后能在漠東站穩腳跟,如歷史的朱棣一樣開辟一條橫穿大興安嶺的驛道,那明軍日后就可以從開平衛北,利用漠東這塊平原來產出糧食,運送給軍隊。
屆時只需要再確定捕魚兒海與斡難河能否走一百料左右的小船,那明軍就可以長期組織數千人規模的軍隊,長期在漠北和蒙古人打拉鋸戰。
當然,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具體的情況,還是得派人走一趟才能知道。
“船吧”
理清思緒,朱高煦也帶著王義他們走了渡口的馬船。
馬匹被卸掉了馬鞍和負重,在數百騎兵的驅趕下,與馬船開始順著惱溫江而下。
六月初六,朱高煦帶著三千騎兵返回了肇州城,而朱棣他們還在撤回全寧衛的路。
由此便不難看出,一條河流對于戰爭到底有多么方便。
朱棣他們走陸路從全寧衛去兀良哈禿城需要半個月,而朱高煦只需要六天,比他們節省了九天的時間。
如果遇到風沙天氣,朱棣他們甚至要花二十幾天,但朱高煦頂多花費七八天。
多出十天半個月,那就代表多消耗了數萬石的糧食,因此朱元璋才會在知道惱溫江可以通航后,決定傾入資源來打造渤海。
只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那樣眼界的。
回到了肇州城后,朱高煦簡單詢問了這一個多月以來肇州城的開荒進度。
由于耕牛挽馬數量足夠多,肇州城外的豆田已經達到兩萬四千余畝,不出意外的話,明年開春后能有三萬畝可以用來種植豆料,滿足大約四千匹軍馬的日常所需。
對于這個結果,朱高煦十分滿意,因此他在交代了王義如何治理肇州城后,便乘坐馬船往吉林城踏歸途。
六月初九,朱高煦抵達了吉林城。
由于事前有雞西關的塘騎通知,亦失哈早早就在碼頭等待朱高煦。
朱高煦下船后,他便牽著提早下船的赤驩與一匹普通乘馬迎了來“殿下”
“城內情況如何”朱高煦頷首,隨后接過赤驩的韁繩,翻身馬。
亦失哈也是如此,不過在馬后,他便在跟隨朱高煦說起了吉林城的變化。
“船廠那邊,幾位師傅已經按照您說的,提早開始制作兩千料大船的龍骨。”
“劉船工與王船工二人都確定過了,這批龍骨在明年開春過后就可以使用。”
“準備了多少龍骨”朱高煦策馬向吉林城走去,邊走邊與亦失哈商量正事。
“二十條,都是按照戰船的標準來制作的。”亦失哈交代著,同時也解釋道“馬船只要有烤場,很快就能制作龍骨,三個月左右就能造船,五個月就能下水。”
“好”聽到了亦失哈的話,朱高煦滿意點頭,畢竟海路才是他能打南兵一個猝不及防的殺手锏。
只要走海路南下,他完全可以依托堅船利炮與數量數倍于他們的南軍對壘。
現在的問題,說到底還是糧食,因此朱高煦詢問“府庫之中的糧食還有多少”
“四十九萬石。”亦失哈回應,同時繼續道“按照眼下糧食的長勢,入冬前應該能有五十萬石左右的實糧。”
“開荒那邊,今年三灣已經新開辟九萬余畝,雞西堡以西的鎮子也興建起來了,開辟了三千多畝田地。”
“長春城那邊的場子已經選好,并且清理了前金時期隆安城的廢墟,從中清理了不少可以用的青石。”
“按照眼下的速度,大約四個月左右就能用水泥修建出一個可以容納五千人的石堡。”
“另外,南邊也送來了去歲朝廷允諾的四個千戶,都被奴婢暫時安置在了長春城”
說到此處,亦失哈壓低了聲音“那四千軍戶有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七人,不過其中有不少人總是在打探一些消息。”